美文网首页
“苦旅”不苦-《文化苦旅》读后感

“苦旅”不苦-《文化苦旅》读后感

作者: 何庆华 | 来源:发表于2017-08-27 20:47 被阅读101次
“苦旅”不苦-《文化苦旅》读后感

从“话“苦旅”之苦”到““苦旅”不苦”的转变,只是十来天的功夫。

这几日肇庆接连来了两次台风,“天鸽”刮来一日的昏天黑地,三天之后,“帕卡”大驾光临,又展示了一身怒不可遏的臭脾气。

“天鸽”将市局门口的多年榕树连根拔起,然后随手扔在了路边,不偏不倚压在了一辆黑色的汽车上,就像是在玩个过家家一样任性。十八层楼梯间的窗户也被她带走了,至今下落不明,那天我偏要凑个热闹,在那风口差一点也被带走,心惊胆战的回到座位上,像是大病初愈之人,忽然对生命之义看到了若无若有的光亮。

“帕卡”呼啸了一夜,电闪雷鸣出尽了风头。他把铁皮屋顶撕了个口子,随风舞动的节奏就像是他手里的蒲扇,或者只是一张A4纸,折起或伸展,于他而言就是举手之劳。躺在被窝里,慢慢蜷缩着身体,回归在母体里的模样,听着雷雨轰鸣声缓缓入睡,那一夜,好像又回到了童年,那个以为窗外就是全世界的年纪。生命,仿佛在诉说一种不服输的韧性。

静静地抱着《文化苦旅》,双脚盘坐在床上,愣愣地听着雷雨之声,失神的望着窗外的风雨,却不知在看什么,生命的世界突然安静了。

“懂了?”

“不太懂。”

“不懂?”

“好像懂。”

“究竟懂不懂?”

……

古代称南方是蛮夷之地,犯人发配服刑之地,今日想来才明白其中缘由。印象中南方就是富裕之地,无法理解古代史书上所述之言论,“天鸽”“帕卡”的不期拜访,让那段思绪飘回到那个家家户户茅草屋的朝代,以农业为主,而非经济为主的历史里。

活着已是奢念,哪有什么明日可以当做浪费今日的借口,当下、活着才是最实在的,这也许是深刻在南方人骨子里的文化意识吧,榕树的气根、江边的草屋,早已诉说与我,它们实实在在的活在当下,而非寄托于遥不可及的明日。

是啊,谁知道明天的太阳还会不会升起,哪还会觉得苦?

生活本身就是一道选择题,选择了甜,就不会有苦了,不是吗?

相关文章

  • “苦旅”不苦-《文化苦旅》读后感

    从“话“苦旅”之苦”到““苦旅”不苦”的转变,只是十来天的功夫。 这几日肇庆接连来了两次台风,“天鸽”刮来一日的昏...

  • 文化不苦旅

    天苍苍也忙忙,我是隔壁老王, 风停了,雨停了,你又觉得你行了。 首先,对看到这篇文章的你说,双节快乐。一年一度的朋...

  • 2018-04-28

    苦其心,不苦其志 ——《文化苦旅》书评 每一个文化境地都是历史与智慧的交汇撞出的光芒。《文化苦旅》共有31篇,...

  • 苦旅_《房老虎》作者:邵明

    苦旅 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其实并不苦。在国内游,有各地的文化旅游单位接待,在国外游,有学生,铁粉和相关的学术组织...

  • 一声叹息

    ——《文化苦旅》读后感 记得十几年前,读过余先生的老版《文化苦旅》,《道士塔》《风雨天一阁...

  • 戏说孔子,戏说人生——《孔子,人生不苦旅》书评

    戏说孔子,戏说人生——《孔子,人生不苦旅》书评 原本,约《孔子,人生不苦旅》这本书的时候,我并不是太热衷,因为对于...

  • 一月书单

    文化苦旅

  • 文化苦旅:其实乐在其中

    说是“苦旅”,我看先生乐在其中。 这便是我读文化苦旅的最大感受了。 自从学过《道士塔》,《文化苦旅》于我而言就是可...

  • 有文化的人

    读17年版本的《文化苦旅》,似乎很陌生,可《文化苦旅》我也读过几回。可能才疏学浅,不甚了了吧。翻出家里的《文化苦旅...

  • 2016四月读书总结。

    42/100文化不苦旅。 43/100情人。 44/100死于威尼斯。 45/100牧羊少年奇幻之旅。 46/10...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苦旅”不苦-《文化苦旅》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gyid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