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斯坦福大学告诉你,为什么要让孩子去适合自己的学校

斯坦福大学告诉你,为什么要让孩子去适合自己的学校

作者: 7fdfebe74b5d | 来源:发表于2019-11-22 13:39 被阅读0次
「 这是熊莹家庭学院原创好文」

如果你没有听说过“大鱼小池效应”(Big-Fish-Little-Pond-Effect),那你一定也听过井底之蛙、夜郎自大等成语。其实“大鱼小池效应”指的就是在教育场景下出现的夜郎自大、或与之完全相反的妄自菲薄的现象。

通俗点来讲,就是在差学校或者普通班的好学生对自己学习能力的认知总是略高于实际情况、自信程度会与日俱增;反之,另一个与之成绩相当的学生如果被放在好学校或者重点班,则总是会低估自己的学习能力、自信心会逐渐下降。

那个在差学校的好学生就好比生活在“小池”里的“大鱼”,另一个在好学校的学生就是生活在“大池”里的“小鱼”。

其实“大鱼小池效应”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它最早出现于80年代中期,但关于它的研究直到今天也从来没有中断过。在“大鱼小池”的概念出现以后,人们对这种现象的存在是普遍认同的,但一谈到它的产生原因,有会产生很多种不同的猜想:有些人认为这种现象只在个别国家存在;有些人认为“大鱼小池”只会发生在某些特定的学科;还有一些人则认为在女孩子身上更容易产生夜郎自大或者妄自菲薄的心理。

但斯坦福大学一项跨33个国家和地区、涵盖了近20万名初中生的科研项目表明,以上的这些猜想全都只是一厢情愿,“大鱼小池效应”无关国别、性别、年龄、学科以及学生的家庭背景,它是由人性的本质所驱动的。

“We have a tendency to compare ourselves to others in terms of our abilities and, because of that, we tend to feel better or worse about ourselves. It is fundamental to who we are.” — Prashant Loyalka, Assistant Professor, Stanford Graduate School of Education

“我们喜欢拿自己的能力去同别人的进行比较,正因如此,我们会因比较的结果对自己产生较好或较差的判断,这是我们的天性。”— 斯坦福大学教育研究生院助理教授Prashant Loyalka

那么对于学生来讲,对自己学习能力评价的高低是否会影响在校各方面的表现呢?

答案当然是肯定的。

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假如某个孩子在班级、甚至年级中一直都是拔尖的,完成学校的课业对TA来说完全没有压力,周围的同学只能望其项背,老师对TA也总是赞誉有加,那么孩子的自信心自然会是高涨的。孩子在自信的环境中成长其实并没有坏处,科学研究表明,自信的孩子的学习表现往往会更好。

但如果长此以往,孩子一直在完全没有竞争和压力的环境下成长、习惯了顺风顺水,一旦在某个阶段被突然放在了一个竞争相对激烈的环境中,那么TA的抗压能力难免会令人堪忧。

但如果一个孩子一直在班级、年级里处于中游、甚至是中下游的水平,TA的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势必也会受到影响。TA可能会觉得,周围的同学都是“大神”,自己再怎么努力也就是中游水平,还不如别那么“拼”,顺其自然就好。

孩子长时间在此种环境下成长,由不自信导致的学习成绩下滑是不会那么明显的。因为相对于孩子来讲,TA所在的学校教学水平一定较高,所谓“水涨船高”,只要不被同班同学落下太多,放到大环境中比较往往还会是成绩相当不错的。

但也正是因为这样,常常也令家长们忽视了一件更加重要的事,那就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除了学习成绩之外,心理的健康成长也是不可或缺的。

既然孩子的学习表现和心理健康确实会受到自信程度的影响,那么我们就再来看看“大鱼小池效应”又会给广大家长朋友们在孩子的教育和择校方面带来什么样的启发。

如果不想让孩子成为“小池”中的“大鱼”,避免重走“井底之蛙”的老路,那么就要敢于放下“宁做鸡头、不做凤尾”的错误观念,不要刻意地为了让孩子在班级中总处于“拔尖”的地位而在择校的时候过于保守。

在给孩子订立学习目标的时候,也最好要把标准订到孩子“垫垫脚尖才能够到”的水平,而不是过于轻松。这样做既能够保护孩子的自信心,又能让孩子建立“成功是要靠努力获取”的正确观念。

与此同时,我们也不能总是为了追求高水平的教学资源而不顾孩子的现实情况,一厢情愿地让他们一直充当“大池”里的“小鱼”,这样做的结果无异于是揠苗助长,往往得不偿失。

这也就是为什么每当有家长问到“XX学校好不好”的时候,我们总是更希望他们问“XX学校适不适合孩子”的根本原因。

父母都想让孩子上哈佛,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目标,我们举双手赞成。但在那之前,一定要先保证让孩子具备足够与之相匹配的能力,否则就算费尽心思把孩子“送”进了哈佛,也只不过是把一条“小鱼”扔到了令它手足无措的“大池”里罢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斯坦福大学告诉你,为什么要让孩子去适合自己的学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hafw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