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旦习惯了某种东西,比较难以戒掉,或者改变。
想要突破舒适区要趁早,趁年轻。
老了不是智商不够用。
而是总会被那些有的,没的拖累。被一些不想做,但又必须做的事情一点点消耗。
人是社会关系的永和。作为人你不的不参与其中,一些社交活动。
我正在看一本书,正找到感觉渐入佳境。保持这习惯,试试年底可以读几本,体验下一年读几本书是什么感觉。
可是!但是!领导说有客户,而且要去招待,有要喝酒。而且不能推。连着两天,不舒服,再能喝,喝多也难受哇!
然后,我是一点士气都没有了。好不容易静下心来攒的那点积极性瞬间被瓦解了。一点儿也看不进去了,更不用说看工具书了。
有时候挺羡慕同事,每天刷刷抖音,看看段子,下班了就哪里逛逛,回家玩着手机倒头就睡。人家也没觉得什么不好。
真是没有欲望,就不会有失落失望。
我不行。我要是那样过一天,我得自责死。抖音碰都不碰,刷下微博就觉得浪费了生命的负罪感。
下班了,回到家,就想运动课做哪节了,得赶回来。
推送没来得及看的,得赶回来。
电影没看的,得看回来。
还没写的文,得继续。
考级的书,得翻翻。
等这些时间分配完毕。快凌晨了。
睁开眼睛,又是一天。就这么恶性循环中。
有位大神说的没错,“认知即痛苦。”
你不去学习,不去想改变一点点。活的安逸自在。我那同事,觉得那样挺好啊。我也可以学,但是只能学个样子,学不到精髓。精髓就是那样过之后,毫无负罪感。不能像他那样觉得踏实。
书读多了,害人不能安逸。有些事不知道还好,可偏偏你知道了。各种主流文字告诉你要奋斗,要学习,要突破,不能掉队,比你牛逼有钱有颜值的人比你还努力,忙碌的只睡三小时,年轻人不能安稳,要创业!吧啦吧啦一系列冲击思想的东西。
时间一长,说不受点影响,那是假的。谁不想上进呢,谁又想做个废材呢?于是挣扎痛苦中前行。
曾想过试试一个月,什么也不干,就那么废着。没坚持几天,就觉得恐慌。是恐慌,巨大的恐慌。
我是个受害者,受谁的害,还没想到一个词或一个句子总结好。总之我就是个受害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