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个早教老师跟我说,课堂上一个快2岁的孩子特别喜欢泡泡器,还不太会说话的她会一直指着泡泡,不拿给她就大声哭闹,家长最开始会告诉她要等待一会,后面看孩子哭得厉害也只能立马给她了。
上周,一个新来的小男孩不愿意进教室,老人最开始哄,后来凶,再后来也就抱出去了。
孩子不达目的就哭闹,基本上是每家都难念的经。而很多时候家长对此的态度,其实完全取决于孩子哭闹的程度,换句话说,完全取决于孩子的哭闹够不够“坚定”。
我跟老师们开玩笑说,这是孩子在教育家长,而不是家长在教育孩子。
当孩子求而不得,或者得非所求的时候,一定是会有情绪的,是不太好受的。化解这种情绪的方法有2种,要么立马满足孩子,要么让孩子在一定的时间自己内慢慢消化掉这种情绪。
立马满足是让孩子停止哭闹最快速最简单的方式,也是最偷懒最不负责任的方式。因为将来他生活的社会不会对他有求必应,也总有你满足不了他的时候。到那时,已经被习惯性满足的他,更难适应不被满足的痛苦,他会潜意识地认为,只要自己闹得够凶就会得到满足,因此做出一些极端不理智的行为。
不立马满足孩子,对家长来说是一件很有挑战的事情。试想一下,当孩子哭得伤心欲绝,满地打滚把房间弄得一团糟,甚至用头撞桌子或者墙壁的时候,有几个家长还能不为所动呢?
孩子哭闹现场怎么引导呢?
长期从事犯罪心理研究的李玫瑾教授认为,孩子不达目的的哭闹,家长要做到以下几点:
▋ 一对一地教育:把孩子带到卧室关上门,只有家长和宝宝两个人的时候再进行教育。不建议在大马路上或者一群家长同时教育孩子。
▋ 4个不要:不要打他,不要骂他,不要跟他讲道理,也不要离开他。打和骂都是在给孩子示范暴力行为,也是不尊重孩子的行为。孩子哭闹的时候你说什么他都听不进去,这时跟他讲道理会让他觉得你在哄他,在求他不哭,让他看到了“胜利的希望”。不离开他,是要给孩子心理的安全感,不要让孩子觉得被抛弃。
▋ 平和地“欣赏”孩子哭:坐在孩子不远处,平静地“欣赏”孩子哭,等到孩子自己哭完了,情绪快要平静的时候,拿热毛巾给他擦把脸,然后问他:你还想哭吗?还想哭的话可以接着哭。如果孩子接着哭,持续用前面的方法。
每个孩子都会根据外界的反馈来调整自身的行为。如果某种行为经常能够达成目的,孩子自然就会多次使用这种行为,这种行为就会被强化。相反,如果使用这种行为无法达成目的,孩子自然会自己调整方式。
上述方法的核心,是家长用温和而坚定的态度对待孩子的哭闹,陪伴孩子处理他此时的糟糕情绪。家长用自己的行为和态度让孩子明白:我不会因为你哭而满足你的需求,用哭闹来“要挟”是没有用的。
下次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同样用这种方法,慢慢地孩子就能明白哭闹这种方法行不通,自然减少对这种方法的依赖,转向更加理性的沟通。
我的一个2岁的学生,有一次在超市她看着棒棒糖说:“小孩子是能吃太多糖的,我已经长大了!”我们能看出来,她的目的还是想吃糖,可是她用了策略性的沟通来达到目的,而不是直接撒泼打滚地哭闹。
那么对于使用语言甚至策略提要求的孩子,是不是可以尽量满足他的需求呢?也不是。
我们必须要教会孩子,求而不得是常有的事,他既需要自己学会争取,也需要学会承受拒绝。一般来说,我们满足的概率为1/4或者1/5。
教育的核心目的是让孩子适应社会,有能力生存下去并承担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所以,在孩子早期我们给到他们的,越接近他以后生活的环境越好。毕竟,我们可以满足孩子三年五年,却无法满足孩子一辈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