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毒父母的子女是如此渴望得到父母的赞许,以至于这常常妨碍了他们按自己希望的方式生活。
极少有人变得完全“掌握”个人的生活,彻底摆脱了取悦父母的愿望。我们中多数人只是人离开了家门,可极少有人从情感上也离开了家门。
同父母纠缠不清的现象基本上有两种。第一种是为了安抚父母不断地向他们让步。不管自己有什么需求和欲望,父母的需求和欲望总是第一位的。第二种的做法恰恰相反。当你朝父母喊叫,发出威胁或同他们彻底疏远以后,却依然感到与他们的关系是斩不断、理还乱的。
当你抛开了父母的(或别人的)观念、感情和行为,可以不受约束地拥有自己的观念、感情和行为的时候,你就进行了“自我界定”。
许多人不敢维护自己,因为他们把自我界定混同于自私自利了。自私这个字眼使我们顿感罪孽深重,以致铸成大错。
人在情感上受到威胁或攻击时通常反应最为敏感。在生活里几乎同每个人—恋人、上司、孩子或朋友的关系中,都会产生这种反应,但同父母的关系中产生的反应几乎是最激烈的。
你做出什么样的反应,完全取决于别人的好恶。只有当没有人反对你、批评你或对你不满的时候,你才能自我感觉良好,你的感觉同引起这种感觉的事情相比,常常过于激烈。你会把一个小小的暗示当成人身攻击,把一个微不足道的建设性批评视为个人的失败。没有别人的肯定,你连维持最起码的情绪稳定都难以做到。
回避悲伤的情绪或许能在一段时间内缓解自己的痛苦,但这种延误的悲伤迟早还是要回到你的心间的——有时是在你猝不及防的时候。许多人遭受损失时不悲伤,因为他们认为自己应当“坚强”,或者认为此时自己应当关心别人。但这些人在多年以后,常常不可避免地因为一点儿小事而精神崩溃。只有在体验了自己延误的悲伤之后,他们才得以重新找回情感的平衡。悲伤有开始,有过程,也有结束,我们都得经历这些阶段。如果你想回避悲伤,那么它就总会缠着你,伤害你美好的情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