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那些不得不说的典故

那些不得不说的典故

作者: 每言每语 | 来源:发表于2020-06-02 11:31 被阅读0次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是十九世纪英国作家刘易斯 卡罗尔创作的一部经典童话,荒诞不经的故事情节让全世界的人们都为之疯狂。

    作为一部诞生在英国的童话,《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中也包含着很多西方典故。

    第三章《绕圈跑和长尾巴》的典故提到的征服者威廉。威廉的父亲是法国大臣,他也是英国国王爱德华的表兄弟,威廉曾经救过爱德华的命,因此爱德华承诺,他死了之后就让威廉继承英格兰的王位。科室爱德华在临死的时候后悔了,他把王位给了他妻子的弟弟,愤怒的威廉率领法国军队气势汹汹地攻打了英格兰岛,并且用铁血手段,加冕称王,令整个英格兰臣服。而他却满不在乎的把英国交给他的一个朋友管理,自己回法国去了。威廉一辈子只踏足了这么一次英格兰岛,之后,他作为名义上的英国国王却再也没有来过英国。但是,整个英国随处可见他的身影。威廉将许多新事物带入了这个孤岛,比如,伦敦塔、温莎城堡。

    第六章《猪和胡椒》的典故。从中世纪开始,欧洲的封建君主,一般会在自己的国家内根据贵族所占有土地的多少,为他们并设立等级,也就是爵位。英国的爵位一般分为:公、候、伯、子、男。公爵是最高的等级,是仅次于国王或亲王的最高级贵族。

    柴郡猫的出现很可能是受了俗语“笑的像一只柴郡猫”。由于受到《爱丽丝漫游奇境记》这本书的影响,西方人把露齿傻笑的人称为柴郡猫,在后来的很多影视作品中我们都能看到这只经典的柴郡猫的影子。如《鬼妈妈》、《龙猫》等。

    中国的典故有:

    倾国倾城。用来形容女人的美貌,有如沉鱼落雁,闭月羞花。

    倾国倾城:语出自汉武帝时音乐家李延年诗“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这位佳人就是他的妹妹,武帝闻此曲后,遂纳纳其妹为妃,即史上所称的“李夫人”。

      李夫人貌美如花,通音律,善歌舞,很受武帝宠爱,后因病重,武帝时常前往探望,而李夫人始终背对武帝,不以正面侍君,说是病颜憔悴,怕有损在武帝心中的美好形象,李夫人死后,武帝在很长一段时间都对她怀念不已。白居易据此写了一首讽谕诗《李夫人》

    登高。这个也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一个,出自中国传统节日九月九重阳佳节的时候,民间有重阳登高的习俗,最出名的诗莫过于唐朝大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是大家最熟悉的“登高”了。

    夸父逐日。夸父逐日出自中国上古奇书《山海经》,相传在黄帝王朝时代,夸父族首领想要把太阳摘下,于是开始逐日,和太阳赛跑,在口渴喝干了黄河、渭水之后,在奔于大泽路途中渴死,手杖化作桃林,身躯化作夸父山。夸父逐日的故事,反映了中国古代先民战胜干旱的愿望。在中国的许多古书中,都记载了夸父逐日的相关传说,中国有的地方还将大山叫做“夸父山”,以纪念夸父。

    运用典故,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法,其主要特点是借助一些历史人物、神话传说、寓言故事等来表达自己的某种愿望或情感.典故用得适当,可以收到很好的修辞效果.能显得既典雅风趣又含蓄有致,可以使语言更加精练、言简意赅、辞近旨远。也彰显了浓厚的文化底蕴。

    中西文化中都有经典的典故。中西文化有差异也有相同。用典中使用比喻说理浅显易懂,使人容易接受这类比喻,大多着重于主、客体内部性质上的联系。用典也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和说服性。

    在儿童文学中使用典故,我想也有作者的别有用心在里面。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兼容并蓄、和谐发展,使经典的传统文化与文学不断地在孩子们的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这是文化的传承、更是文学力量的传递。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那些不得不说的典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hfuz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