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
校庆将近,上周五终于看了《无问西东》。无巧不成书,周六吃了午饭在报栏上看到一版关于校歌的介绍。
报栏上《汪鸾翔与清华校歌》
器識為先。文藝其從。立德立言。無問西東。孰介紹是。
校歌第三段中便有“无问西东”。
地有東西之分,文有豎橫之別,然而好美,惡醜,好善惡惡,人之心理,大略相同。由此可見終生之本性同一。所不同者,風俗習慣上之差別耳。本性既同一,則彼此之文化,皆易交換灌輸。而況乎文與行交修,德與言並重,東聖西聖,固有若合符節者哉?吾人一旦觀其會通,且身負介紹之任。其有無窮之樂也。
上引文为汪鸾翔先生(作者)在《清华中文校歌之真义》中对“无问西东”的释读。
清华大学的前身是由美国“退还”部分庚子赔款建立的“留美预备学校”,梁启超先生在《学问独立与清华第二期教育》中提到
一國之學問獨立,例須經過若干時期始能完成。始專廣為裨販,儲得豐富之常識,因彼常識,而就自己環境所必需與其所能致,施以不斷的實際研究,於是獨立之基礎乃建。
无问西东大概就是对此种学问独立的一种表述,随着历史的前进,“西东”也将不再限于“西东”,而是“东西南北”广阔世界中的一切学问。
子曰:“赐也!女以予多学而知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学问的一以贯之,也许并不是仅指各地方的学问(无问东西),历史各阶段的学问(博古通今)要融汇。
学问要与生活际遇相贯通。文科优秀理科不列的吴岭澜放弃“实业救国”,孝顺的沈光耀背着父母参加空军,每个人都有他所处的社会背景,也都有自己的特质。
学问也要同个人德性相融通。在陈鹏和张果果身上感受到的是在恶劣的环境中也不可以泯灭的真诚、善良和勇敢。
问
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
权衡便是一以贯之,它不仅需要广博的学问,还需要敏锐地洞察当前的境地,才有权衡的可能,嫂溺叔援。
学问二字中有一问字,大概就是一种洞察的方法。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有问题才有答案,梁启超先生在《指导之方针及选择研究题目之商榷》中在提高能力中所列第一条即为“明敏”:
明敏 眼光異常敏銳,就是古人所說的讀書得問。一般人看來不成問題的,自己可以發生問題,能夠發生問題,即做學問的起點;若凡是不成問題,那便無學問可言了。蘋果落地,本來是一個不成問題的事實,牛頓加以懷疑,遂發明萬有引力的原理;開水蓋衝脫,也是一個不成問題的事實,瓦特加以研究,遂發明蒸汽機關。讀書亦是做學問的一方面,所有發明創造,皆由發生問題得來。如何才可以磨練得眼光快,腦經快,刁鑽古怪,凡別人注意不到的地方,自己都懷疑研究,這是做學問的第一步。
“问题”实在应该是有趣味好玩的,但也许不只是在姑娘身上,它实在是被从小做到大的作业给黑化了。“问题”被当做负担,而“答案”才是快乐源泉。反矣!反矣!能够发现有意思的问题,把时间花在探索答案上,和良师益友切磋琢磨,如此才是真正的快乐,更可以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学如不及
学、问之后,便是学问的心态了。
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
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
只看自己短暂的人生,断难有学如不及的态度。实在是想不起来哪里读过“历史人生”的说法,即把自己的生命放进历史的长河中去看便有了方向和使命。如果只把自己如一颗小草一样看待便只有春生夏荣秋枯冬死的一生,但也许我们有一个更荣耀的身份——人类的一份子。
尾
图书馆老馆过了期中被DDL束缚的一周,昨天大休一天。
上午跑去老馆借《清华周刊》,找《清华中文校歌之真义》。坐在老馆翻一本旧刊。
晚上RSA秘钥创立者之一的Adi Shamir(RSA中的S)来做“机器学习的不安全性”的主题讲座,用数学模型解释了AML(Adversarial machine learning,对抗机器学习)存在的必然性,姑娘一路从恐惧厌恶数学走到欣赏数学,那么到学好数学还有多少路途?
日记时姑娘不禁惊叹,真是跨越时空的一天。无论是姑娘收获的学问还是使姑娘能在一天之中能向古今大师受教的科技,都是无数他人付出的结果。姑娘何以能不负这一切美好?何以为报?
2019.4.23晨(研一下期中已过的第九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