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让生活美好读书笔记想法
李白来到旧金山,这是怎么回事?

李白来到旧金山,这是怎么回事?

作者: 西陆华胥 | 来源:发表于2024-03-15 08:24 被阅读0次
    今天是日更写作的第 774/800 天

    你好,我是西陆华胥。

    今天分享的听书书目是《李白来到旧金山》,书名有些反差,其实是一个形象化的表达,书里说的是李白等9位古代诗人、词人走向西方的传播情况。

    具体是哪九位?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寒山、苏轼、李清照、陶渊明和谢灵运。书中每位人物及作品在海外的传播情况就有一章内容。

    1.听书笔记

    01)中国古诗词在西方的传播,这个过程像极了一场跨越山海的旅行。在这个旅程中,诗人词人们都需要经历远渡重洋和融入异国两个阶段。

    02)翻译远非简单的语言搬运。尤其是在处理精微之处时,它更像是一种深思熟虑的重构。

    03)当诗词跨越语言的界限时,它们不仅在异国他乡生根发芽,更形成了一种深远的回声。这并非坏事,反而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

    2.听书感想

    为什么是这么个书名呢?

    据本书作者也是诗人的谭夏阳自述,本书的核心内容就是中国古典诗人在西方的形象重构,但李白来到旧金山是一种形象化的表达。

    李白作为一个诗人大IP,拥有广泛的读者群,以他来代表整个漂洋过海的诗人群体,也完全能够引领和胜任。

    说完书名,说说感受。

    语言不同,文化不同,世界不同。中外不同的语言,大家有着自己的话语体系、概念世界,有些地方并不相通。

    中国古诗的翻译,面临很多难题,那些意象美、韵律美以及典故的韵味,很难在英语中展现出来。

    就像《鹿柴》这首诗,不过20个字: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可在西方诗人帕斯看来,这首诗特别难翻译,「将中国诗的一些特性推至极端」。

    为什么这么说呢?

    这首诗没有明确的主语,可以天人合一,无我之境,可是西方人难以理解。

    另外在时态上,它也不是西方人习惯的线性思维,先是如何后来怎样,而是呈现当下那一刻,可是这一刻在千年后看,跟千年前一样,什么过去时态,不存在的。

    所以,在我们看来简单的一首诗,却成为西方人翻译的大难题。

    想想其他我们背诵默写的唐诗宋词,在西方人看来,又是怎样的存在呢?

    说到这想起来,虽然天天看书,不过却好久没有读诗了,最近的一次,还是陪孩子读《静夜思》。

    就好像是年纪越大,距离诗意越远,诗歌中的意象世界,那些充沛的情感,奇特的想象,离柴米油盐的日常愈发遥远,可能很多人都是这样吧。

    以上是今天的分享,转发是最好的赞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李白来到旧金山,这是怎么回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hhgz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