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真的是一本非常好的书,我惊讶于它能把亲子问题用心理学谈得那么透彻。实乃家长宝典,家长(我认为不仅是父母)应该人手一本。
第二章谈到两个概念——接纳和需求
通常家长对孩子的行为,比如把衣服留在地上、看了很久的电视、总是去惹自己的兄弟姐妹、很晚睡觉、抽烟纹身等,会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接纳或者不接纳。
这种接纳会随着家长自身的心性、心情的好坏、所处环境的不同、对不同的孩子,而产生不同的接纳程度。
家长无需追求对孩子彻底全然的接纳,也无需为了孩子的感受假装接纳,也不应抱着”接纳孩子但不接纳他行为”的想法(我很爱孩子,但不爱他的行为)去行使“家长的权利”,下达命令限制他的行为。
只有当家长发出真实明确的感受,孩子才能习得如何处理家长的不接纳,使孩子和家长更容易相处。只有当家长用合适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不接纳,才能避免损害亲子关系。只有当家长是真诚、富有人性的、活生生的凡人,才能让孩子更愿意与之维持亲密的关系。
需求:谁感到未被满足,就是谁有需求。
孩子发生不被家长所接纳的行为时,家长需要想一想,是否是因为自己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孩子发生被家长接纳的行为时,家长也需要想一想,是否其中含有被我们忽视的,孩子未满足的需求。
当孩子有未满足的需求时,最有效的方法不是“直接提供帮助”,而是让孩子面对自己的问题,家长做一个“催化剂”,让孩子激发自己的潜能(倾听技巧)。当家长有未满足的需求的时候,先考虑是否需要孩子来让自己得到满足,通过表达自己有问题需要孩子帮助,去与孩子做沟通(面质技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