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道理都懂?……
因为,我们有时候并没有发自内心的相信它,信仰它。我们没有照顾过我们的潜意识。
面对竞争,面对大考,家里人都告诉我们不要紧张,放松去考,考好考坏一个样?可是我们依然紧张,有时候仍然会发挥失常。Why?因为他们用语言传递“虚假信息”,他们说的不紧张,是出于理性判断的结果,让我们正常发挥考的不错,是对家长、对我们自己两方最优的选择。家长说这话的时候,他们内心潜意识也是不确定的,我们在听这话时,我们自己也从来没有相信过,我们潜意识只会认为这是一句好听的套话,但不会去相信它,去执行它。更有严重者,潜意识会和这句话产生冲突,认为他们不但没有消解焦虑,反而助长了愤懑。我们只会发挥的更烂。
同学,看到这里,如果你能静下来,默默回忆一下自己的成长经历,看看是不是有像这样的“心理”障碍阻碍着你…事情的真相就是,无论你听过多少心得,看过多少文章(包括这一篇),本质都是别人在传递一些东西给你,你的潜意识能相信多少,你才会吸收多少。我们的潜意识很多东西是不会相信的,不会相信就不会吸收,就还是和过去同样的思维处理同样问题,得到相似的结果,不过有什么改变。所以,同学们,请找一个安静的角落坐下来,放下手机,默默回想,思考,看看我们的问题究竟出在哪里?这样我们才能有所改变,长此以往,我们才能变革一些习惯,突破自己的人生模式。
如果换一个场景,让我们去参加小学考试,如果家人告诉我们不要紧张,我们会怎样?我们会哈哈一下,带着轻松愉悦的心情去考试,我们会完全相信他们说的话是真实的,我们的潜意识我们必然不会紧张,我们潜意识这时候根本意识不到“紧张”存在。
有的同学又说了,你这不是废话吗,高中生谁参加高考不紧张?你让他们参加小学生考试本来就不会紧张,你写这个文章有毛线意义?确实,我想分析的问题是,不通场景下,家长同样的话,为什么会引起我们不同反应?并从潜意识角度给出回答,核心在于潜意识的信与不信问题。如果你想着通过这一篇文章根治多年的考试紧张顽疾,那我们都挺遗憾的。
其实,任何人参加选拔性考试都会紧张。不同之处在于他们从心理紧张期回归到心里正常期的速率不同,这其实都是在紧张之后的一瞬间的反应决定的,关键看我们潜意识用什么样的情绪去认识它处理它,要想有所改变,请放下手机,静静的坐下冥想,放松自己,重新认识情绪开始,这也是楼主每天要做的事,我们都一样,是平凡的普通人,但我们要决心改变自己,那么就从控制情绪开始,从和自己潜意识对话开始,同样的,朋友,我也为你祈愿,愿你平静宁和,内心富足而美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