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治国)
【原文)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多智。故以智治国,国之贼①;不以智治国,国之福②。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③矣,然后乃至大顺④。
【注 释】
①贼:祸害。
2福:幸福、好处。
③反:同“返”,返回。
④大顺:顺应自然。
【译文】
古代善于行道的人,并不是让百姓聪明机智,而是使百姓质朴厚道。人民之所以难统治,是因为他们有太多的智慧。所以用智慧去治理国家,是国家的祸害;不用智慧去治理国家,是国家的幸福。知道这两者的差别,就是法则。经常认识这个法则,就是“玄德”。“玄德”深沉啊,幽怨啊,与万物返回到质朴的本原,就可以顺应大自然的规律。
感悟:
此章所讲,貌似与现代社会有点不相容,但细思极对。
首先说古时善于行道之人,不让百姓聪明机智,而使人质朴厚道。乍一看,不对呀,聪明机智,不是人所追求的么,谁不希望自己聪明机智,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们聪明机智。聪明之本意,耳力好为聪,视力好为明。现在说聪明不只是听得清,看得明,更重要的是得举一反三,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机智也就是眼皮活,有颜色,脑瓜灵活,转的快。聪明机智固然好,但过于聪明机智的话,可能就会存在投机了,投机后面往往是取巧。那就不好了,不是有聪明反被聪明误,吃亏在于不老实等等,都说明不可过于聪明,还得保持质朴厚道,不能失了本心。“吃亏在于不老实”的不老实就是太过聪明,太过投机,不还有一句“憨人有憨福”,这里的“憨”并不是傻,只是保持了厚的质朴的本心。
“玄德”强调万物返回质朴的本原,顺应自然规律。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追求的不断提高,越来越不顺应自然发展,社会的高速发展已经带来了违背自然法则的危害。就拿内卷来说,明知道危害巨大,但就是止不住的饮鸩止渴。例子就不多举了,不管我们愿不愿意,就在社会这高速运转的机器上前行,且行且谨慎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