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介绍一个思维模型,迅速看透问题本质的利器——黄金思维圈。
所谓的黄金思维圈,就是我们的认知世界的方式。
我们看问题的方式可以分为三个层面:
第一:what层面,也就是具体做的每一件事,这是事情的本质。
第二:how层面,意思是怎么做实现我们想做的事儿。
第三:why层面,意思是为什么要做这个事儿。
绝大多数人思考问题的时候,是从what的角度出发,很少有人从how的角度考虑问题,而通过why层面去看问题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生活中各个角落都需要黄金思维圈
例一,用在招聘层面上:
多数应聘者思考问题只停留在what层面,很难进入复试。但是,有的人不仅可以说做的什么事,不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而是知道这个工作在什么背景下产生,为什么要完成这个工作,完成的关键是什么,突破口是什么。这样的人,即便在专业技能上差一点,也可以进入复试。
因为技术层面有很多成熟的方法,给予时间训练就能提高。但是思维模式,不好改变。
作者说经过证明,处于这一层次的员工,往往更优秀,可以工作上手的速度和理解问题的深度都优于what层面的人!
例二:比如一家水果店的特色的水果新鲜。墙面上贴着“新鲜水果,快速送达”但是生意并没有多么好,周边竞争也大。我们来深挖一下用户的深层需求:
问:为什么喜欢新鲜水果?
顾客:新鲜的味道好。
顾客:因为味道好了孩子更喜欢吃。
问:为什么孩子吃新鲜水果对你很重要?
顾客:因为孩子长身体啊,需要健康。
问:为什么最希望孩子健康?
顾客:因为我要做一个对孩子负责的好妈妈。孩子好了才是一个温暖的家。
那么,可以看出,购买水果的行为动机是给守护者家庭健康,做一个负责的宝妈。
那么,就可以把原先what层面的“新鲜水果快速送达”改为“我们与您一起守护家人健康”这样的价值观标语,让人感觉更贴心。
这样看来,思维方式真的成就一个人。想要脱颖而出,就要比别人更快地抓住问题的关键,也就是说,更快地看透问题的本质,就应该有多问几个“为什么”的习惯。
查理芒格说过,询问自己一个又一个为什么,可以更好地思考问题。一个人通过训练自己一连串对自己的提问,可以获得深刻的洞察力,具备普惠的智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