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学校门口的“鄙视链”

学校门口的“鄙视链”

作者: 满祎 | 来源:发表于2018-06-09 20:23 被阅读0次


 

叔叔开着一辆紧凑家轿去接侄儿放学,只见孩子阴沉着脸径直走向叔叔。

“我爸呢?”还没等叔叔说上车,他先抢问到。

“你爸没空,我来接你。”叔叔回答。

“以后如果开这辆车来接我,就停到路口那边,我走过坐车。”孩子指着远处的十字路口,毫不犹豫的说。

这是发生在身边真实故事,这位“叔叔”万万没想到,一个幼儿园大班的孩子能说出这样的话,当时惊呆了,在原地足足伫立了半分钟。

还听同事讲到,为孩子新转入一个学校,或者新报名一个培训班,老师都会送家长到校门口,本来很礼貌的行为,有的老师却以送别的名义,在上上下下打量家长,从围巾到鞋子,从首饰到手包,看的你心里发毛。最重要的也是最后一项,看你开的什么车——这一圈下来,就决定了你在老师心里的分量,也决定了老师教育你家宝贝儿的“方法论”。有人调侃说,就怕“打的”来学校的家长,最令老师失望了,不是因为你没开车,而是你这样不按套路出牌,令老师看不透了——你家到底有车没车?有什么档次的车?

物欲横流的社会,每个人都在狂刷优越感,鄙视链就无处不在,服装鄙视链、手机鄙视链、出行鄙视链、住房鄙视链、学区鄙视链……鄙视链就跟地上的井盖似的,谁都想躲着,谁又躲不开,开车一不小心轧上去了咯噔咯噔的响,仿佛是在炫耀它的力量,仿佛是在提示你的存在。

校门口是很具有代表性的社会方位。这里车水马龙、人来人往,熙熙攘攘的不是皆为利驱,而是为了我们的下一代学习知识、树立理想、熔铸成人。老师在校门里面、家长在校门外边、孩子往来于之间,门里门外是理想主义和社会现实的千差万别,是“应该怎么样”和“其实什么样”的人心冷暖。

我们把自己能力范围内,最优厚的条件无私给予了下一代,也毫无保留的锤炼了一条条“优胜劣汰、弱肉强食”的鄙视链条。正是因为“鄙视”,才出现了穷人家培养“富二代”的可悲可叹,才有了女学生凭借美貌与身体“弯道超车”的荒诞丑闻,才酿造了穷小子梦想一夜暴富的不法案件。

扪心自问,如此拧巴的环境下,我们需要营造和传承的到底是什么?无论老师还是家长,每个社会人都应当认识到,在鄙视链条中,环环相扣的是差别化的生存境遇,人人身在其中,人人深受其害。我们这一代鄙视链条的锻造者,应当把“链条”斩断于此,应当以身作则,努力引导下一代,从不同层次的社会成分中发现和提炼同样优秀的品质,找准不变的“成功”基因,弘扬奋斗向上的力量,弘扬拼搏奉献的精神,亮明“是与非”,摆正“荣与辱”,争做发愤图强的人,争做对社会有用的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校门口的“鄙视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hlxe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