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上周我们学了一篇课文,是钱钢的《渴生者》,还看了唐山大地震的电影,感人至极。因为课业比较紧,所以才耽误到现在才写的。好吧,解释就是掩饰,什么课业紧,就是需要画的画儿比较多,再加上我生病请假补得“作业”就更多了,望大家理解。虽然看我文章的人比较少,但关注我的人很多,我是不会让大家失望的。
钱钢 (1953~),浙江人。中共党员。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著名报告文学作家。代表作有《唐山大地震》、《蓝军司令》(与江永红合作)、《裂变》、《军魂》、《火药发明者的子孙》等。198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钱钢写于唐山大地震十年之际,高扬“真实”的旗帜,透过万史迷雾,再现唐山这场历史浩劫 ,通过人类心里素质,社会素质与自然灾害的碰撞,歌颂了人类战胜自然灾害的勇气和不朽的生命潜能,启人深思,发人深省。
哲理:“人类在未曾经历灭顶灾难之前,很难想到生存对于生命的涵义,也很少意识到生存本身需要怎样的坚韧与顽强。常常,生命消失不仅仅在于外在的灾难,而更在于虚弱的人类本身。”(第1段)
如果一个人在地震或者危害之中,没有生的希望,那么他就活不下去,仅仅因为他丈夫用菜刀砍出的一点点声音,她便有了生的希望,活了下来。其实我想她心里也明白,不过是因为她爱自己的丈夫,假意让丈夫砍出一点点声音,这样便可以都活下去了。
昨天听思品直播课时听到一个小故事,《最后一片叶子》大约意思说一位女画家深秋时节得病,把生命的时间寄托在窗外墙上的蔷薇花叶上,每天数着剩下的叶子,为了留住她的信心,一位老画家深夜冒着严寒在墙上画上了足以乱真的叶片,最终女画家得于活下来,而老画家因那晚的风寒得病离世......
这两个事情都是一样的道理,人的生命潜能你永远都无法想象。它可以帮助你战胜一切,哪怕是疾病,自然灾害,只要你有生的希望,你就可以活下去。坚韧与顽强的生命力来源于坚韧与顽强的生存意识,人类的精神是战胜灾害必不可少的因素。自然的危害人类无法抵挡,但我们有爱,有生的欲望,为了我们所爱的人我们也要活下去。
小结:文章饱含热爱之情,但又没有孤立地去宣泄感情,而是将情感附着在描写、叙述、议论的载体上,使抒情与描写、叙述、议论浑然一体,形成磅礴的气势。作者善于从中阐发深刻的哲理,将哲理的阐释同激情的抒发溶为一体,这些火热的激情与冷峻的哲理相融会的句子,使作品透发出一种哲理之美。
生活之中还有很多相似的例子,比如高考失利,经受不住打击就跳楼自杀什么,谈恋爱被甩,闹到鸡飞狗跳的之类。感觉这样的人就是心里素质太差了,或者本不易,“亲者痛仇者快”这就是你的不是了。
最后,愿这世上的所有人在人生道路上遇到挫折时,永远不要想轻生之类的。不为任何人,为了你自己,你甘心吗?一个人来到这个世上,“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你,又想做哪种人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