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刘烨第一部电影《那人那山那狗》,非常走心的片子,刘烨演绎的超级棒,淳朴清澈满满是爱。
《那人那山那狗》这部电影虽无直言爱情,却给了爱最好的诠释——“不娶心爱的姑娘,不是因为不爱,是因为怕她像妈妈一样离开大山一辈子都想;
《那人那山那狗》虽无直言理想,却给了理想最清醒最初心的认知——想头,也叫理想,越苦越有想头,人有了想头就什么都有了,要是没有想头再好的日子也没滋味;
《那人那山那狗》虽无直言态度,却让我们看到了什么是真正的踏实——该干的能干的我就干,天花乱坠的想法,干不成有什么用呢。
《那人那山那狗》虽无直言生活,却有一句话一下子到了我心里——“小时候,妈妈给我讲山里的事儿。我就问她,山里人为什么要住在山里。妈说:山里人住在山里就像脚放在鞋里面,舒服。”
《那人那山那狗》虽无直言亲情——点点滴滴这一路上哪里不是父子间最深最暖的亲情,一次邮路也是父子亲近之旅。
影片中淳朴的民族风情,著名艺术家滕汝骏演绎的淳朴温暖的父亲,18岁的陈好演绎的活泼的侗族姑娘,还有那动听的山歌,都萦绕在我的心头。那曲折的山路,善良可爱的人们,都是极为难得的。
这部片子看了让人能安静下来,99年上映,我是今年年初才看第一遍,前些天刷了第二遍,虽然历经了16年依然是经典走心的乡土片子,个人觉得完胜日本的《哪啊哪啊神去村》,类似安静自然的片子在国内不太受重视,近几年也没拍出这种片子,我们都只能去看日本的类似《哪啊哪啊神去村》、《小森林 夏秋篇》、《小森林 冬春片》之类的片子。
我大中华不是没有好电影,像刘烨早期的《蓝宇》——没有华丽的语言,没有一句刻板的誓言,却呈现了最真挚的情感,以及《巴尔扎克与小裁缝》——文革时期难得的题材,诠释了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爱情的无畏,等等。只是在经济的发展中,民生浮躁,电影也开始不太走心,豪华巨制,无厘头的搞笑,高大上的奢侈,仿佛给人在填充浮躁生活里的关键词,却没有想让全民安安心心的看场真正的好电影。
《那人那山那狗》就像缓缓流淌着的小溪,朴素纯净,入心甘甜。愿这甘甜常驻世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