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一个99%的家长忽略的能力——修补能力

一个99%的家长忽略的能力——修补能力

作者: 埃尔特教育 | 来源:发表于2019-02-15 17:25 被阅读0次

    作为家长,你一定遇到过类似下面这些状况:

    孩子兴致勃勃地搭积木,越垒越高,突然积木倒了,孩子看着摔散了一地的积木不是重新开始搭建,而是把积木破坏地更彻底,最后丢在一旁不玩了;

    还有,爸爸陪孩子在操场投篮,一开始孩子还积极投入,连着三次没投进,孩子就不想玩了,喊着要休息或跑去玩别的项目;

    表姐家的孩子更夸张。自幼喜欢弹钢琴的她从来不觉得练琴是一件痛苦的事,但只要遇到几次弹不好的地方,她就会气急败坏乱按一通琴键,甚至有一次还撕了琴谱。

    碰到这类情况,身为家长的你会如何帮助孩子?安抚孩子的情绪,给他们讲讲“失败乃成功之母”的大道理?为他们加油鼓劲儿?让孩子休息一下再尝试?这些方法都不错,但还差了点。

    差的这一点就是MIT(麻省理工学院)的Mitchel Resnick教授提出的修补能力

    Mitchel Resnick这个名字对重视孩子编程的家长来说不会陌生,他被称为“少儿编程之父”,风靡全球150多个国家的编程学习软件Scratch就是他带领的团队“终身幼儿园”(Lifelong Kindergarten)开发的项目。

    Mitchel Resnick教授认为,人类认识和创造世界最好的方式就是像小朋友在幼儿园时期用手指画、堆积木那样,从玩中学习和探索,体验充满乐趣的创造的过程,所以团队取名为“终身幼儿园”。

    图片来源:Lifelong Kindergarten官网

    在他出版的同名书籍《终身幼儿园》里,你能看到Scratch发明背后的哲学、培养孩子创造性思维的方法——创造性学习螺旋(creative learning spiral)、能看到教授对当前热议的“屏幕时间”提出的不同见解,但最让我醍醐灌顶的是他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却被99%的家长忽略的能力——修补能力。

    1、让孩子成为一名修补匠

    为什么积木倒了、篮球没投进去、曲谱没弹好孩子们会生气、放弃?根本原因是因为孩子们很少被教导去认可修补的价值,他们认为事情没有按照预期发展就是失败。

    我们会留意培养孩子很多能力,沟通、共情、领导力、做计划的能力……但鲜有家长在意培养孩子的修补能力,因为从内心我们并不觉得这是一种多高级的能力。

    Mitchel Resnick教授不这么认为,在他看来修补能力是一种被严重低估的技能。

    现代社会非常注重创新能力,身为家长我们也为培养孩子的创造力不惜下血本,从智能玩具、乐高班到创意夏令营,样样不落;打着“培养创造力”旗子的各种早教班和兴趣班更是遍地开花。

    可一个不懂得修补的人是很难有创造力的,创造力和修补力相互补充、相互依偎。正如作者说的,“创造性思维来源于创造性的修补”。

    许多最伟大的科学家,比如达·芬奇、亚历山大·贝尔、著名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曼,都把自己看成修补者。想出一个点子只是开始,要检验、实现它背后需要做大量的尝试和修补工作。

    一个懂得修补的人,就是在事情没有按照预期发展时懂得如何即兴发挥、适应和迭代,他们不会受限于旧的计划,而是让自己调查问题、允许自己摆弄、尝试,结果很有可能是“捣鼓”出一个新东西来,这也是创造的过程。

    很多孩子的童年里应该都会有一种玩具叫橡皮泥。“培乐多彩泥”在美国是每个家庭、幼儿园必备的东西,可这款经典玩具正是因为修修补补才意外来到孩子的世界的。

    这款橡皮泥最早是做为壁纸清除材料使用的,1993年,肥皂厂商Kutol制造了一种油灰,可以用来清除墙上由于烧煤带来的烟灰。然二战之后 Kutol的标志产品被淘汰,因为燃煤供暖向煤气供暖转换,大大地减少了人们房间内的烟灰。

    但Kutol看到很多孩子会拿这种材料玩耍,于是他们对材料进行了改良和修补,让其变为彩色黏土重新出售,这才有了如今畅销世界各地的这款玩具。

    所以,让孩子意识到修补的价值并成为一名“修补匠”其本身就是在培养创造力,而家长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把握住3个核心:

    利用意外

    当事情没有按照预期发展时,引导孩子用“探索意外”的心态而非消极的心态上开始修补工作。

    借鉴个人经验

    调动孩子目前已有的知识库去分析、试验。

    用全新的方式使用熟悉的材料

    可以用全新的眼光去看待身边熟悉的材料、事物来进行修补。比如,轮子未必只能做轮子,也可以成为脚、空饮料瓶可以成为直升飞机。

    毫无疑问,一名修补匠绝动手能力肯定强,但优秀的修补匠终究靠的是独特的思维方式。

    2、修补思维——自下而上

    提起修补匠,大家可能会想到《我在故宫修文物》里的那些修复师。这些大师技法精湛,耐得住时间的流逝和外界的干扰,修复文物,让国宝能够再现饱满的生机。有人把这种精神称为工匠精神,可我觉得狭隘了。

    首先,修复工作不仅是让物品“复活”,也是让人“活过来”的过程:

    而且,正如剧中木器组修复师屈峰说的:“文物修复者的价值不在于他把坏掉的文物修好,而是在于在修复文物中对文化的传播。”

    所以,修补匠并不只是“四肢发达”的动手工作,而是充满想象力、生命力和使命感的。

    这样一份独特的工作中,势必要用独特的思维方式去完成,即自下而上。

    我们喜欢教孩子定目标、做计划,做计划的过程其实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思维方法:分析情况、确定需求、制订清晰的计划、然后执行。而修补采取的是自下而上的方法:从小事做起、尝试简单的想法、对所发生的事情做出反应和调整、并完善计划。

    自下而上的思维方式最大的好处是,当孩子遇到难题或者没处理过的新问题时,这种思维方式能够让孩子快速进入解决问题模式。因为它时从“小”、零星、散碎的信息开始做起、逐渐整合,更容易上手。

    举个简单的例子:放假时孩子把很多时间都用在玩上,你想让他意识到这种时间分配方式不够合理时怎么办?

    第一步:可以让他列出每天都做的事情,比如:洗漱、吃早饭、睡午觉、看书、打游戏等这些琐事,并对这些事情进行大概时间计算。

    第二步:把相同属性的事情归类到一起,比如吃早饭和午饭可以归类为“用餐”、打游戏、看动画片可以归类为“娱乐”。

    第三步:进行检查、验证。算一算在用餐、娱乐、休息、学习等方面分别耗时多少?

    最后,得出结论、进行作息调整。

    “修补“从不是简单的缝缝补补、指哪打哪,而是Mitchel Resnick教授所说的:

    修补自下而上的过程始于一些看似随机的探索,但并不会就此结束。真正的修补者知道如何将他们最初的探索从底层向上升华,变成一个有目的的活动。

    而修补最高级的境界是,它不仅能修物,更能“修人”,让孩子最终拥有无比强大的自我修复能力。

    孩子“摔倒”后,只要“站起来”就够了?

    凡事都能一次性做对当然很好,但就如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美国著名剧作家尤金.奥尼尔所说:“我们生而破碎,用活着来修修补补。”拥有强大修补力的孩子不会把错误看作是失败的终结,而是把错误当成提升自己的机会。

    当孩子被培养起修补能力时,他们会重新看待坚持和被困之间的联系:解决困难决心和坚持当然是必要的,但光有这些还不够,还需要把着眼点放在策略上来,思考用什么策略来让自己摆脱困境。

    而修补一旦内化成习惯,孩子就会培养出一种终身受益的能力:复原力(Resilience)。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人在面对困难和逆境时所展现出的韧性。曾任《哈佛商业评论》高级编辑的Diane Coutu 在How Resilience Works Facebook一文中描述拥有强大复原力的人具备的3个特征:

  1. 冷静接受眼前的事实

  2. 在艰难时刻依然能找到生活的意义

  3. 有惊人的临时应变能力,擅长利用手中一切资源

  4. 这两年,我们总能听到孩子不堪重负走上极端道路、甚至自杀的新闻。长大的过程从来都不轻松,升学压力、社交伤害、校园暴力、失去亲人等,都会让孩子的精神遭受重创。正因如此,复原力才应该成为每个孩子的盾牌,即便经历了毁灭性的打击与不幸后,孩子仍能让重获快乐、找到更多的人生意义。

    而且,复原力也是孩子一生的必备品。首席运营官雪莉·桑德伯格在《另一种选择》这本书里告诉读者,自己就是靠着复原力从失去丈夫的深切悲痛中走出来,并让生活和工作重回正轨。

    很多家长都认可斯坦福大学教授Carol Dweck提出的成长性思维,而成长性思维所依托的恰恰就是复原力。

    孩子摔倒后,家长们会忍住疼惜之心,不去扶他们,鼓励孩子自己学着站起来,这样做当然很好。但孩子自己站起来还不够,他们还要有能力快乐地走下去。这是修补力给他们最好的礼物。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阅读第一“,原标题《MIT提出的这项最新能力,比“翟天临们”缺少的学术诚实更宝贵》。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埃尔特教育立场。

    【精彩课程免费领取】

    关注埃尔特订阅号(Arete_edu)

    回复关键词【666】

    即可领取《亲子共读建筑知识课》、《亲子共读游戏启蒙课程》、《小叶老师的亲子艺术启蒙课程》、《古诗词那些事》、《人工智能探索之旅》、《关于小学生作文的那些事儿》等多节适合亲子共读的课程

    埃尔特教育:为学习型新家庭而服务

    更多精彩课程可进入埃尔特官方网站:https://www.aretedu.com/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个99%的家长忽略的能力——修补能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hym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