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芝加哥印象(二)

芝加哥印象(二)

作者: 李春云 | 来源:发表于2018-09-28 14:53 被阅读255次

我把芝加哥印象分成路途篇、中国城篇、见闻篇、展会篇,此行的重点展会篇将放在最后。

三、见闻篇

大家都知道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美国是发达国家,但是如果你从北京到芝加哥,哪怕是从天津到芝加哥,你一定会有一个错觉,会感觉你是从一个发达国家来到了一个发展中国家。

论城市的规模与华丽、论高楼大厦的数量与高度,这个世界上已经没有几个国家可以匹敌中国。

乘坐蓝线地铁(轻轨)驶离奥黑尔国际机场,沿途所见的陈旧的房子与道路,仿佛是来到了第三世界国家,那种感觉比进入中国城的失落感还要大得多,你心里会有一个声音说:这难道就是世界上最强大,最发达,令无数国人神往的美国吗?

美国现任总统特朗普前几天发表演说时也说了中国才是发达国家,美国是发展中国家。

理解发达与不发达,只是需要多一些时间,你在美国呆的时间越长,你就越理解发达的含义,也更能了解中国与美国之间巨大的差距。这个差距不仅仅在于众所周知的军事、科技、教育、文化上,更在于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品质上。

去美国之前,一个经常往返于中美两国的一个老同事曾多次跟我提起美国的物价非常便宜,来到美国,对于美国人生活成本之低还是被惊到了。据当地华人介绍,一般去饭店洗碗端盘子这些低端的体力劳动,一个月的工资基本都在3000多美元,而一个人基本的生活费用,包括吃喝买衣服鞋子等,大约500美元就够了。哪怕是天天在外面吃饭,自己家里不开饭,500美元吃饭也差不多够。我在芝加哥最繁华的街区华丽一英里的汉堡王餐厅吃午餐,两份套餐10美元,折合人民币68元,汉堡特别大,饮料无限喝,在国内这样的两套套餐,至少得人民币90元以上。

这是日清品牌的杯面,三杯一组共1元,我楼下的乐购每杯卖6.5元人民币 这个2升的饮料价格是0.99元。

从绝对值来说,多大数美国的商品价格还是比国内的贵,但是相对于美国人正常收入来说,那是相当便宜。除了吃便宜外,其他日常消费价格也不贵,象一些中国年轻人非常推崇的品牌商品(非奢侈品)对美国人来说都是很普通的消费品,比如COACH包包,NIKE鞋子,施华洛士奇饰品等,大多数都是几十元的东西,中国小资青年最爱的星巴克咖啡,也比国内便宜多了,一杯摩卡3元,相当于20元左右人民币,而国内一般都在30元以上。中国富可敌国的人大有人在,这类群体的人买一个爱玛仕的包包象买一棵小白菜,甚至在纽约、洛杉矶等地方的富人区买千万美金的超级豪宅都是小菜一碟,但这种人毕竟是少数。即使在美国,象爱玛仕、LV、CUCCI这些奢侈品牌的东西用的人也很少,美国与中国一样,更多的人都是普普通通的工薪阶层。不过对比一下中美两国的工薪阶层的收入与当地的物价,美国工薪阶层的生活质量要比中国工薪阶层好太多了。美国是典型的高工资低消费,我们则相反。

芝加哥位于美国伊利诺伊州的库克县、美国五大湖之一的密歇根湖西南岸,是美国的第三大城市。密歇根湖(Michigan lake)也叫密执安湖,北美五大湖中第三大、唯一全部属于美国的湖泊。北美的湖泊基本都在美加边境上。芝加哥是美国最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工业所占的GDP比重达到60%,但是,你能看到的密歇根湖的湖水还是相当的干净,在芝加哥这么多天,看不到工业污染的痕迹。与在澳大利亚看到的一样,在芝加哥,人与动物相处得也相当和谐,在这些发达国家,动物是不怕人的,密歇根湖有很多野鸭野鹅,在众多人群中旁若无人地游玩嬉戏,如果在中国,不用怀疑,一定早成了某些人的盘中餐了。

密歇根湖畔 这是站在市中心的桥头上拍的芝加哥城市的内河,即使是内河,河水也是相当干净 人与野鸭和谐共处

美国也是人口大国,芝加哥又是美国第三大城市,所以市中心高楼大厦也不少,芝加哥的建筑比较有名,据说是全世界建筑师们的打卡圣地。

这是我在五楼星巴克拍的街景

都说美国的工会非常强大,企业一般不敢轻易得罪工会,这次也算是见识到了。这次到芝加哥,正值芝加哥旅馆业工人罢工,到处都是这些工人在举得罢工游行,游行不是在街上,而是在每一个酒店旅馆的门口,一群人举着牌子,敲锣打鼓绕圈圈,刚开始我还以为是哪个商家搞促销活动,后面才知道是罢工示威游行。这种情况在中国基本是见不到的,在中国偶尔也有罢工活动,但是没办法做到他们这样和平有序,还这么有喜感。中国工人要吗不罢工,要吗一定伴随有暴力事件或者被演变成治安事件。

希尔顿酒店门口工人罢人示威

芝加哥黑人人口比例较高,网上资料显示黑人占芝加哥市总人口的38%,所以治安不太好,各种治安案件频发。我不是一个种族主义者,我始终认为全世界各种族的人都是一样的,不同是因为文化与制度造成的。来到芝加哥,我的观念有点动摇。我没有种族偏见,这里我只是把我看到听到的描述出来。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世界各地各种族的人都来到美国,由于生活习惯与肤色的不同,我们习惯把美国人分成白人、黑人、墨西哥人、亚州人等。白人中民族成分其实也相当复杂,但是中国人习惯于把美国白人当做一个整体来看,在中国人的眼里,白人才是真正的美国人,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白人与华人一样,往上几代都是外来的移民,他们可能是英国人,也可能是法国人,德国人、西班牙人、甚至可能是俄国人、乌克兰人。总体上看,白人给人感觉更积极向上,在芝加哥,每天都可以看到不少人在街上跑步,特别是在密歇根湖畔,跑步、骑自行车锻炼的人特别多。如果你稍微细心一点,你会发现这些跑步锻炼的人几乎都是白人,所以你在街上看到不同种族的人时,会发现白人都显得更健康,身材都相对较好,而黑人肥胖的人就特别多。从行为举止上看,白人大多数脸上都洋溢着开心的笑容,相对其他种族更为礼貌、对陌生人更热情,举止也得得体,衣着打扮都像模像样,而黑人那种站没站相,坐没坐相,穿着奇装异服的人明显要多得多,个人卫生状况也没有那么讲究。华人与其他亚洲人相对都比较内敛,不显山不露水,衣着中规中矩,不轻易与陌生人打招呼。

在芝加哥市中心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没有车的时候,白人也闯红灯,但是东亚模样的人基本不会闯,即使没有车,也会等到人行道绿灯亮时才通行,这些东亚人模样的人里面一定有中国大陆来的人。直白一点说,哪怕没有什么规则观念的中国人到了美国,也一样会遵守美国的规则,而且比一些美国当地人更遵守规则。另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在芝加哥有人闯红灯时,其他人不会跟随,也没有人骂娘,你闯你的红灯,我等我的绿灯。在中国,如果有人带头闯红灯,大家都会跟着闯,个别不闯的人一定会骂这些闯的人赶去投胎。这个小细节里面隐含着大文章,分别反映了美国人个性的独立与中国人的从众的心理。

在芝加哥市看到不少流浪汉,个别还有女的。个别人生活陷入困境这在哪一个国家都避免不了,但是美国的流浪汉与中国的城市乞讨者有很大的不一样。美国的流浪汉都是青壮年人,没有老弱病残,而中国的乞讨者基本都是老弱病残。中国的社会福利制度与公共救济系统很不健全,老弱病残是绝对的弱势群体,在得不到制度性救济的情况下,只能自己去乞讨,而美国社会福利制度比较健全,老弱病残被社会福利制度全方位覆盖,无需再寻求其他的社会救助,至于美国为什么青壮年人要去流浪或者乞讨,这个问题也是值得研究的。

街上的流浪汉基本都是黑人,白人很少,没看到亚洲面孔的。有的黑人乞讨方式很有意思,直接在麦当劳前面举个纸牌,上面写着我饿了,然后还真有人给钱,他拿到钱就进去麦当劳吃饭,吃完饭就走了,不知道去哪了。我见到的给钱的基本是白人,没看到其他人种给钱。在中国城内有一个黑人举着一个用废旧纸箱制的牌子,上面写着HOMELESS,当地华人似乎很抵制,他们认为黑人很懒,青壮年有手有脚不去干活,整天向别人要钱,不能助长他们这种坏毛病。

美国应该是种族平等做得比较好的国家,到了芝加哥才知道真正的种族平等是很难的,如果是在中国,我相信中国人更不可能平视黑人,从现在网上流传的对广州黑人的抵制的文章以及层出不穷的地域歧视的言论可以看出,中国人更容易群体歧视某一族群的人。在芝加哥几天,黑人给我的印象确实不太好,其他都是可以接受的,但是黑人暴力犯罪是每一个人实实在在的威胁。有一次我回来有点晚,在中国城附近的地铁站出来,看到几个黑人青年在那里溜达,眼睛一直盯我的包,我一看就感觉不对,赶紧随着人流溜之大吉,事后听华人说那个地铁站经常有黑人抢包。黑人抢包有时下手很狠,经常把人敲晕了再抢,有的人被一棍敲下去就没命了。华人在美国容易被抢,跟华人喜欢带现金有关系,白人基本都用信用卡,抢他们是抢不到钱的,抢华人有收获的概率要比抢白人高得多,华人被抢概率高是跟带现金的习惯有关,跟种族无关,国内常有言论说华人经常被抢是因为华人比较软弱,这是不客观的。

芝加哥治安不好,但是我感觉警察还是挺敬业的,经常看到三三两两的全副武装的警察骑着自行车巡逻,警察的警服与装备看上去很酷,警察也挺友好,我与一个警察目光接触的时候,他非常热情友好地跟我打了招呼。据说芝加哥治安不好主要是在南部,即黑人聚居区,北部白人区治安还是相当好的。

我发现美国人开车一般都在一个道上开着,很少变道,不象在国内,某些人开车不断地随意变道,特别是有些人老是近距离变道,你跟在他后面要随时准备紧急刹车,更有甚者,随意占用非机动车道,随意逆向超车,中国道路很多堵车的原因不是因为车多,而是由于某些人胡乱加塞造成的,在国内的路上开车,某些人开车随心所欲,横冲直撞,毫不顾忌基本的交通规则与他人的安全,经常让人有想砍死这些狗娘养的冲动。一个国家的发达与落后,最大的差距在于法治与文明。表面上的中国(或者说房地产的中国)绝对已晋升世界最发达的国家行列,而且必须在前面,而法治与文明,什么情况就不用说了,3000年文明史,好的东西都不见了,只剩下沉渣。

在中国城附近有一个消防局,刚开始我以为是汽车修理铺,后来才知道是消防局,他们的消防车是24小时待命,没有象中国的消防部队那样把消防车放在车库里,有任务才开出来,他们车库的门都是开着,消防人员就坐在消防车边上,喝咖啡,看报纸,有情况马上跳上车就走。在芝加哥,好象消防车都挺忙的,美国人开车没有看到按喇叭,街上乌拉乌拉的都是消防车的声音。步行去华丽一英里要路过的一个警察局,上面的英文应该是CHICAGO POLICE DEPARTMENT,我不知道是芝加哥市警察局,还是只是一个分局,总之很简陋,毫无国内公安局的威严与霸气,有点象学校的图书馆。

在芝加哥,这种东西无处不在,应该是免费喝水的东西,连厕所前面都有。这个公厕挺有意思,有男厕所,有女厕所,还有一个不分男女的厕所。

在美国,华人的地位其实不算低,一是华人比较勤劳,经济相对更宽裕一些,二是华人重教育,高学历的人多,至于为什么老说华人是二等公民,我认为与华人难以融入主流社会有关。美国是由世界上各国人移民组成的国家,比如前任总统奥巴马是肯尼亚人。其他国家人到了美国,加入了美国国藉,一般都能把自己定位为美国人,但是华人因为背后有一个强大的祖国,很难去掉自己是中国人的身份认同,在家里看CCTV,说中国话,一直把自己当中国人看待,所以就会有寄人篱下的感觉。不知道我这理解对不对。

相关文章

  • 芝加哥印象(二)

    我把芝加哥印象分成路途篇、中国城篇、见闻篇、展会篇,此行的重点展会篇将放在最后。 三、见闻篇 大家都知道中国是发展...

  • 芝加哥印象(一)

    前几天去美国芝加哥转悠了几天,因为时间短,行程安排紧凑,没有时间及时把那几天的见闻及时记录下来,现值中秋节假期,遂...

  • 芝加哥印象(三)

    四、展会篇 在中国的上海、北京、广州等地,展馆也都建设得相当豪华,一年四季也是各种展会不断,我在长三角一家外资企业...

  • 芝加哥初印象

    短暂停留芝加哥,匆匆车游和船游了城区,按各种游记和攻略找到地标打卡。最近恰逢摇滚音乐节,市中心的千禧公园人山人海,...

  • 芝加哥大学的独家秘笈-做你不会做的事

    芝加哥大学本科学院院长John W.Boyer(约翰·博耶)先生来访北大时曾经说过一句令我印象极为深刻的话:芝加哥...

  • 旅游攻略|风城芝加哥景点及实用信息盘点

    Millennium Park 千禧公园 芝加哥千禧公园是全芝加哥人气第二高的旅游景点,仅次于海军码头。 前卫, ...

  • 2018-08-20

    托肯卫士亮相第二届全球区块链芝加哥峰会 2018年8月17日,第二届全球区块链峰会在芝加哥圆满落幕。整场峰会,5大...

  • 芝加哥

  • 芝加哥

  • 芝加哥

    经过一天的时差调整,稍有精神的吾爱随团参观了芝加哥大学,罗比之星,还有城区和公园,晚上享用了美式牛排套餐。 “我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芝加哥印象(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hyuo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