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名人名篇🌍
芝加哥印象(一)

芝加哥印象(一)

作者: 李春云 | 来源:发表于2018-09-25 05:08 被阅读131次

前几天去美国芝加哥转悠了几天,因为时间短,行程安排紧凑,没有时间及时把那几天的见闻及时记录下来,现值中秋节假期,遂补记。

这篇文章为什么取名叫芝加哥印象,而不是美国印象,因为美国也是一个大国,窥一城无法知全貌,就象老外常来的我们的北上广深也无法代表真实的中国一样。

我在2017年就办理了美国的10年期的B1/B2签证,当时也是想在这个时间前往芝加哥去工业制造展上转转,但是因为当时公司事情多,没有成行,今年早早就安排了行程,买了机票,在Airbnb上面订了民宿,决定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要按计划实施,因为公司的事情是没完没了的,不可能说绝对没有事情,要等公司没事的时候再去那是永远都去不成的。

这里先插个题外话,在我的家乡福建省福州市,有相当多的人跑到国外谋生,特别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当时出国的成本高得离谱,去美国据说成本高达40多万人民币,确实有点匪夷所思,即使在现在,你要说出国,很多农村的人还是会认为你肯定花了好多钱。其实办理出国签证没有那么难,出国也花不了多少钱,我去过好几个国家,签证都是自己办的,从来没有找过其他人帮忙,只要把各国的签证政策了解透,我个人觉得申请签证并不是一件难事。关于费用问题,欧洲申根签证费用当时是60欧元(根据申根协议,只要取得一个国家的签证,可以通行其他任何加入申根协议的国家),澳洲10年签证费用有点贵,要1000澳元。美国10年商务旅游签证费用是180美元。很多人误以为出国需要大量的财产证明,其实也不是那么回事,德国申根签证我是从位于上海浦东的浦项大厦的德国工商协会那里申请的,要求提供的材料很少,无需提供财产证明,只要有德国企业的邀请函即可。澳洲10年签证是电子签证,直接在网上申请,需要提供的东西稍多一些。美国签证是面签,材料我也准备了一些,但是签证官只问了几个简单的问题就PASS了,并没有看我准备的材料。

言归正传,我去芝加哥参加工业制造展有三个目的,一是我从来没有去过美国,早就想去看看。美国是这个星球上最让中国人纠结的国家,一边是几十年如一日的反美教育与反美宣传,一边是精英与富人纷纷移民美国,那些知名的坚定的反美人物,最终还是令人大跌眼镜地移民去了美国。美国到底有什么魔力让许多中国人一边恨一边爱,或者说表面恨得咬牙切齿,暗地里却爱得情深意重,我一直想亲自去一探究竟。二是因为我们公司主营业务是开发经营生态型办公楼,目前因为政策原因办不了销售许可证,办公楼已经盖了这么多总不能让它闲着,得想办法去招商,不能卖也得先出租。芝加哥是美国最重要的工业城市之一,在芝加哥举办的工业制造展规模大、级别高,展商都是们所在的行业的佼佼者。德国大众汽车华北生产基地就离我们项目地不远,我想是否可以去芝加哥展会上找一些汽车材料、汽车设备生产商或者相关的服务提供商在我们那里设办事处。三是我个人也想在展会上找一两个好产品,看看能不能做他们的中国代理商。

一、路途篇

9月10日中午12点我从北京首都机场出发,坐了10多个小时的飞机,因为时差的关系,到达芝加哥奥黑尔国际机场还是9月10日中午12点多。这次去美国我们乘坐的是美联航的航班,这是我第二次乘坐国外航空公司的航班,第一次是在德国乘坐廉价航空的航班飞往瑞士,飞机上只有两个服务人员,一个白人大妈与一个黑人青年,因为是廉价航空,飞机上不提供饮食,这两个人其实是推销产品的。美联航的空乘服务与国内不太一样,这里我觉得值得介绍一下,国内的航空公司空中服务人员都是精挑细选的美女,空姐这个职业在国内是很牛的,但是在欧美国家的空中服务只是一种普通的职业,我所在的这个航班上的服务人员几乎都是年纪很大的大妈,套用国内空姐的称呼,都应该叫空奶奶了,有一个老奶奶估计年纪有70多了,给我们倒水的时候,连水壶都拿不稳,手一直在抖动,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大年纪了美联航公司还不让她退休,让她给我们端茶递水,我都感到不好意思。美联航虽然空中服务人员没有国内航空公司那么年轻靓丽,但是服务挺专业,我个人还是比较喜欢美联航的服务,美联航的提供的饮食比较丰富,比较适合我的要求,特别是饮料,种类多,而且一直在供应,空档期很短。

芝加哥是美国第三大城市,有三个机场,即中央国际机场,奥黑尔国际机场,中途机场。奥黑尔国际机场位于芝加哥市区的西北边,机场很大,我们在T5到达,说明这个机场至少有五个航站楼,不同航站楼之间有免费的摆渡车。奥黑尔机场很大,人流量也大,但因为设计合理,人的流动很顺畅,各种设施也很人性化,指示牌都非常清楚,初来乍到,不用一会儿就能把机场的交通与各种功能区了解得八九不离十。

这里要特别给初次赴美的朋友提个醒,美国的入境管理比其他国家要严格得多,取得美国10年签证不等于随时可以自由进出美国,每次赴美前还得在EVUS上做信息更新,入境还得接受海关人员的询问,美国b1/b2签证单次最长停留时间是六个月,具体时间的长短是由海关人员根据对你的询问结果决定的。因为每个非美国籍的人员都要接受询问,所以入关比较耗时间,从到达机场到出关,总共花了2个小时。我告诉海关人员我只在美国呆一周,不过他还是给了我半年的停留期。海关人员问询全程都是使用英语,我不太清楚不懂英语的人是怎么处理的。

海关批准的半年停留期

芝加哥迈考密展馆位于芝加哥市区的东南边,从机场到展馆要穿越几乎整个芝加哥市区。我在迈考密展馆不远处的中国城订了一间民宿,从住的地方到展馆只有大约步行10分钟的路程。从奥黑尔国际机场到中国城,打的大约要400多人民币,我实在舍不得花这个钱,就乘坐蓝线地铁再倒公交前往,在国外,我近距离出行基本靠双脚,远距离一般坐地铁与公交车,极少打的。

芝加哥的公共交通很发达,去哪都非常方便。公交票分为单程票、日票与月票,月票不用解释了,单程票据说是3个小时内有效,只要是CTA的公共交通工具,不管是地铁还是公交车随便乘坐,日票价格是单程票的两倍,一天24小时内随便乘坐。因为初次到美国,对公共交通系统不熟悉,不知道一张票坐完地铁还可以继续坐公交车,为了找买公交车票的地方浪费了一些时间,从机场到住处又折腾了近两个小时,其中地铁坐了一个多小时。下公交车时还出了个洋相,车子到中国城站时,我在后面等下车,可是车门一直不开,我大声叫司机开门让我下车,边上一个小伙子说你自己推开即可,原来公交车到站后门是不会自动打开的,下车要自己推门,类似欧洲的火车,下车要自己按绿色按钮,一看就知道我是乡巴佬进城,有点小尴尬。从到达奥黑尔机场,到入住民宿,总体上还是比较顺利。

离中国城最近的地铁站,芝加哥的地铁是有时在地上,有时在地下,没有规律。站牌上后的一个英文就是中国城。

二、中国城篇

出国自助行,我一般都住民宿,民宿不仅便宜,更重要的是方便,可以洗衣做饭,有免费的WIFI,可以节省很多费用,还可以深度体验当地的风土人情。

中国城牌坊

芝加哥中国城不大,里面的居民基本都是是讲粤语的广东人与讲福州话的福建人。除了澳大利亚悉尼的中国城比较干净外,世界各地的中国城都差不多,都是脏乱差的代名词,刚进去芝加哥中国城时,感觉有点心凉,不仅建筑物陈旧,卫生状况也不好,主街背面污水横流,小路人行道上遍布烟头。不过呆了几天后,却越来越喜欢这里,中国城交通方便,蓝线地铁与红线地铁站都在不远处,公交也挺方便,有好几路公交横穿中国城。虽然有些华人开车还带去国内的习惯,但总体上还是比国内规矩多了,中国城内交通设施也比较完善,哪怕最小的小路交通标识都很齐全,华人开车在过没有信号灯的十字路口时,不管路上有行人还是没有行人,也都会停几秒种再前行,在这里行人是很安全的。据说美国没有城管,华人在街上摆摊卖菜不会被驱赶,不过摆摊区有黄色线限定,摊贩也比较守规矩,收摊时会把摆摊区域收拾得干干净净。从这个方面看,美国拥有一个非常自觉的公民社会,遵守规则的观念已深入人心,不需要公权力的约束。

中国城内居民区

中国城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小小的中国城,有教会学校,有基督教堂,有天主教堂,有寺庙,有诊所,有中华会馆、洪门会馆,有福建商会,有档案馆,有图书馆,该有东西几乎都有,几乎就是一个独立的王国。中国城里面商铺林立,以中餐馆与华人超市或者杂货店为主,中餐价格不太贵,我在一个广东人的餐馆里面吃了一份炒牛河,5.35美元,牛肉不少,面包也不太贵,基本都在1元左右。经营面包房的也基本都是广东人,去过两个面包房,店员都只会粤语,不仅不会英语,普通话也不会。

中华会馆 天主教堂

我所住的民宿的男房东是河南商丘人,他在国内是一个主任医师,在河南某医院承包了一个科室,据称年入达数百万,十多年前到美国旅游,转了一圈就不想回去了,跟家里的老婆离了婚,然后跟这个女房东-广东籍华人结婚,留在这个中国城,现在在家里开了一个中医理疗诊所,过着他所说的简简单单的快乐生活。

男房东很健谈,他说以前中国城内住的基本都是广东人,20多年前一批福建人来了,他们都是偷渡来的,不仅个个身无分文,而且都背着一身的债。这些福建人刚来的时候,都在广东人的餐馆里面打工,赚了点钱后,10个人合伙买下一个店,再赚了一些钱后再买一个店,每五人分一个店,然后每人一个店,每人两个店,不断扩张。赚更多钱后,他们又合伙开海鲜自助餐,搞房地产,做其他更大的生意,中国城内、甚至周边的房地产几乎都是这些福建人做的,华埠广场也是这些福建人建的,芝加哥最大的奥特莱斯也是福建人建的,芝加哥几乎所有的海鲜自助餐都是福建人开的。房东说起福建人时那是赞不绝口,他认为福建人的吃苦耐劳与合伙创业的精神是其他地方人学不来的。芝加哥发生过三起过劳死事件,当事人都是福建人,福建人信奉爱拼才会赢,赚钱真的是拿命去拼。

从轻轨站上看华埠广场。芝加哥市中国城公共图书馆是整个中国城现代感最强的建筑。 华埠广场 华埠广场一角,白天没有什么人,晚上比较热闹,各种族的人都会到这里消费

芝加哥的房地产与国内的房地产不是一个概念,在芝加哥没有看到中国那种大型的小区,他们所说的房地产可能只是一幢楼,或者两幢楼。因为政治体制的原因,在美国没办法象在中国这样大拆大建,中国大城市动不动一个小区几千亩地,这在美国是不可相像的。美国的土地都是私有,开发商想在市区或者市区周边整合一个大一点的地块是很难的。

中国城内的商铺招牌全部是中文或者中英对照,与国内没有什么区别,街道拐角处每天都有两个操着粤语的瘦弱的华人老大姐在摆摊卖菜,整个中国城的感觉就象国内南方某一个小镇的老街区,浓浓的中国味。在中国城内闲庭信步,不禁想起分散在世界各地的中国城,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为什么这些我们从小被教育认为见不得中国好、总是与中国作对的国家,都可以任由中国人在他们的土地上建中国城,让中国人在他们的土地上用中国字,讲中国话,看中国电视,办中文报纸,逢年过节他们的国家元首还要来中国城向这些华人祝贺中国节,而那些同志加兄弟的国家,却对中国人极不友好,甚至立法禁止中国人聚居(俄罗斯),他们国家鲜有中国人在那里生活,更谈不上建中国城了,我认为每一个中国人都要认真思考这个问题。

在美国,平等与法治的观念已深入人心,所以担心被人歧视是多余的,我们所谈及的美国人的种族歧视,比起北京人、上海人对外地人的歧视那根本不算事。根据我了解到的情况,同样去异地谋生,在芝加哥谋生要比在北上广深容易得多,所以那些偷渡来的没有什么文化、一句英语不会,普通话都蹩脚、口袋里半毛钱都没有的福建农民能在这里生存下来,在这里扎根并在各个商业领域有所成就。

(待续)

相关文章

  • 芝加哥印象(一)

    前几天去美国芝加哥转悠了几天,因为时间短,行程安排紧凑,没有时间及时把那几天的见闻及时记录下来,现值中秋节假期,遂...

  • 芝加哥印象(二)

    我把芝加哥印象分成路途篇、中国城篇、见闻篇、展会篇,此行的重点展会篇将放在最后。 三、见闻篇 大家都知道中国是发展...

  • 芝加哥印象(三)

    四、展会篇 在中国的上海、北京、广州等地,展馆也都建设得相当豪华,一年四季也是各种展会不断,我在长三角一家外资企业...

  • 芝加哥初印象

    短暂停留芝加哥,匆匆车游和船游了城区,按各种游记和攻略找到地标打卡。最近恰逢摇滚音乐节,市中心的千禧公园人山人海,...

  • 芝加哥大学的独家秘笈-做你不会做的事

    芝加哥大学本科学院院长John W.Boyer(约翰·博耶)先生来访北大时曾经说过一句令我印象极为深刻的话:芝加哥...

  • 芝加哥

  • 芝加哥

  • 芝加哥

    经过一天的时差调整,稍有精神的吾爱随团参观了芝加哥大学,罗比之星,还有城区和公园,晚上享用了美式牛排套餐。 “我拍...

  • 《芝加哥》

    《芝加哥》,相当有意思的电影,应该是个歌剧!本电影的特色就是歌舞与剧情结合,几乎没个有特点的人物,都有自己的独角歌...

  • 芝加哥

    两个女人 因为丈夫出轨,他们把自己的丈夫一枪打死了 乍一看以为这是部悬疑犯罪,实际这是部喜剧和歌舞剧,曾经获得第7...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芝加哥印象(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fkko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