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豆妈前段时间很苦恼,她说2岁的小豆豆活泼可爱,但有个毛病屡教难改,那就是,爱打人。
谁都打吗?不,只对家庭成员,一言不合就动手,甚至有时候玩的好好的,嬉皮笑脸过来就是一巴掌。抓头发、掐胳膊、挠脸,这些更是豆豆常用的方式。随着月龄的变大,豆豆的小手也越来越有力气了,再加上小孩子的没轻没重,挨他一下打还真心是疼。
豆豆妈说,有次我脸上被挠了特长一道,抹了几层粉底都遮不住,同事都开玩笑的问我是不是“被家暴”了……我家这小少爷,这么下去可如何是好,岂不是成了暴戾混世小魔王?
针对孩子在家爱打人这件事情,我给豆豆妈的建议有两点:
第一,理解孩子行为。某个年龄阶段的孩子,还不具备恰当表达情绪的能力,往往将打人作为宣泄情绪的方式,有可能是愤怒的情绪,也有可能是当做嬉闹,还有可能只是想引起注意。
第二,不可放任纵容。要让孩子认识到打人是不好的行为,家长对待这件事情要坚持温柔而坚定的原则,注意引导方式。
谈话的最后,我告诉了豆豆妈一个我曾用在我孩子身上的引导方法,请她回家试一试,看是否会有所帮助。
半个月后,豆豆妈又找到了我,高兴的说要向我报告阶段性成果。
我:怎么样,在家还“挨打”吗?
豆豆妈:你的方法果然有效,豆豆基本不打我了,他似乎明白了打人是不对的,并且这种行为我不喜欢。
我:这很好啊,以后不用被说“家暴”了。
豆豆妈:呵呵,“家暴”仍然存在,豆豆爷爷奶奶和爸爸还是会被豆少爷打。我觉得,可能是他们的处理方式不对,下一步我要把你教的方法介绍给他们都学会,这样一来,孩子爱打人的困扰就能得到解决了。
我:哦?那么他们是如何对待豆豆打人的呢?
豆豆妈详细的给我讲述了家庭成员不同的处理方式,听完之后我不禁感叹:果然啊,每个孩子都是“看人下菜”的,也应了那一句,孩子所有的行为都可以在家长的身上找到原因。
孩子打人错误处理一:被打还高兴,你确定不是在鼓励他?
不得不说有些大人被孩子打都是自找的,比如豆豆的奶奶。豆豆爸爸妈妈白天里都要工作,主要由奶奶在家照顾豆豆。老太太对孙子疼的不得了,满眼带着宠溺,哪哪都看着顺眼。甚至连豆豆伸手打了奶奶,她都说哎呦我孙子力气真大,以后长大了肯定不受欺负!
后来豆豆爸跟她说,不能这么惯着孩子,得跟他说打人是不对的。豆豆奶奶倒是听了,也照着说了,只不过说这话的时候满脸带笑,真是被打的再疼都遮不住她那笑容。
其实相对于语言,表情和语气会对孩子产生更加直接的影响。豆豆每次动手打了奶奶之后,得到了反馈不是夸就是笑,豆豆很自然的就会觉得奶奶很喜欢这种互动,这是种游戏,反正我也不疼,你还高兴,何必要停止?
孩子打人错误处理二:三番四次的强调,是种强化和提醒
豆豆爷爷就没有豆豆奶奶那么无底线的溺爱,他常常指出豆豆爱打人的缺点,只是,太常常了。豆豆妈下班回家一脚踏进门的时候说,今天豆豆在家又打人;豆豆不乖乖吃饭的时候说,豆豆不仅不听话,还打人;豆豆一边玩的好好的,老爷子也能忽然想起来说一句,这孩子也不知道从哪学的,这么爱打人……
批评来的猝不及防,怕是“打人”这个词在豆豆心中都生根发芽了吧。终日被定义为“爱打人的孩子”,豆豆很容易将这个概念强化于心,进而朝着这个方向发展。再者,很多时候豆豆正在做别的事情,脑海里压根没产生打人的想法,被这么一说,难道不正是一种提醒吗?诶,对啊,我爱打人,这会儿忘打了,那就赶紧打一下吧。
孩子打人错误处理三:以暴制暴,你这是在教他吧
豆豆爸觉得,打人这种事情,要坚决制止,绝不纵容,既然好话说尽了都不管用,那就来点硬的,让你知道老子的厉害。于是,每当豆豆打爸爸,他就大声呵斥,有时候还动手,打豆豆的小屁股。没成想知道老子厉害的豆豆并没有乖乖收手,而是边哭喊着边打的更加厉害。
于是豆豆父子经常出现的情景就是,老子骂,儿子叫,俩人打做一团,愈演愈烈。豆豆爸自然是会控制住动手的力度,但豆豆不会啊,越下手越狠,直到被豆豆妈抱开。豆豆妈说,看着这场景,简直要糟心死了。
很显然,豆豆爸的打骂教育并没有起到期盼中的效果,反而适得其反。为什么呢?因为孩子是有叛逆之心的,你越大声凶他不让他做什么,他越是对抗着想要做给你看。并且豆豆爸粗暴的行为方式,给豆豆建立了一个错误的模仿对象。爸爸都能打人,我为什么不能呢?孩子甚至会觉得,原来打人才是解决问题的合理方式啊。
孩子在家打人正确处理:坚定而温柔的告诉他,这样不对
豆豆妈自打上次从我这里回去之后,每当豆豆打她,就会用很严肃的口吻和豆豆说,妈妈知道你现在很生气,所以你才打妈妈,但是,打人是不对的,妈妈很疼,妈妈不喜欢这样被豆豆打,你需要和妈妈说对不起,不然的话妈妈就生气了。
这个时候,孩子很可能并不会立即说对不起,甚至继续动手打人。遇到这种情况,豆豆妈就会加重语气来重复讲道理的话,并且表现出生气的样子或者真的没收玩具,对豆豆实施刚刚说过的惩罚。往往孩子看到不好的后果真实呈现的时候,就会产生畏惧。当豆豆哭着跑过来说对不起时,豆豆妈温柔的把他抱在怀中,告诉他以后不要再打妈妈了,妈妈爱你。
这就是我曾在孩子身上亲测有效的方法。
严肃的态度,坚定的处理,以及温柔的拥抱,会让孩子体会到,打人是不受欢迎的行为,会带来让自己难过的后果,也能让孩子感受到,哪怕自己做错了,惹妈妈生气了,妈妈的爱依旧时刻都在。
豆豆家四个成员对待豆豆打人这件事,处理方式都挺有代表性的,也许很多家庭都会出现类似的场景。教育孩子的出发点虽然一样,但表达方式各有差别,才导致了孩子行为以及反应的不同。
其实,简单的说,在家爱打人是很多孩子成长过程中必经的阶段,家长规范自身言行,树立良好榜样,同时不骄纵、不提醒、不贴标签、不暴躁,加以恰当的教育和引导,就可以有效缩短这一过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