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将近十年了,第一次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实质性地参与过年。
今年过年轩们的奶奶远在他乡,轩们的爷爷也早早和奶奶去团圆,高先生单位响应国家号召——就地过年,原则上一天假都不放,我们单位也限制人员外出,大轩二轩的老师更是再三强调不要外出,于是,我们一家四口放弃了外出计划,第一次独立过年。
人生中的第一次总会让人有颇多的感受,这次亦是。
传承,这是我反复去想起的一个词语。
年前的准备工作,往年都是属于配合,今年变成了主导。在这过程中我的脑海中很多次地浮现出我的妈妈,我的婆婆,甚至我的嫂子的模样。
收拾家里的时候,总会想象,如果和妈妈在一起,她会怎样去安排。我的妈妈喜欢收纳和整理,家里的东西即使是挡住看不见的也要整理的妥妥当当才安心。在一些细节方面更是在意,我的大哥每年帮妈妈挂彩灯、挂灯笼比自己家里都要更细致一些,否则我的妈妈一定会耿耿于怀一整个正月。就这样,我在年前整理家里时,每个角落总要整理过才放心,不管哪个地方假装错过都会觉得不算是真正的过年,第一天假装没看见,第二天总会自己和自己认个错,然后改正过来。每每这时,都会觉得自己像极了妈妈的样子。
做食物的时候,总会想起我的婆婆,想起如果和她在一起,她会准备怎样的食材,又会怎样去处理食材。我的婆婆在做饭方面非常的认真,我们在一起生活好几年,几乎没有凑合过一顿饭。她对做饭真的是一点都不敷衍。每次学会新菜品都会尝试做给我们吃,也会自己去网上搜索做菜的方法,变着花样做饭。过年的每一餐都会很用心地去准备,所以高先生家里的人饭量都不错,我觉得这和婆婆的做饭态度有很大的关系。就这样,我在准备过年的食物时,不由自主地按照婆婆的样子准备,做菜如此,蒸馒头也如此,仿佛有个影子在我的身边。
我的嫂子一直是我的榜样,我们兄妹年龄差距比较大,我和我的大哥差了六岁,大哥结婚的时候我和小弟还在上学,所以,虽然那个时候嫂子也还很年轻,但在我们眼里她就是一个大人。我的嫂子一直是个非常好的嫂子,连我的同事和朋友都知道我有个好嫂子。只要我有事情,无论何时,无论何事,我的嫂子总会随叫随到,几乎没有一次让我落空,让我无助。于是,我会学着嫂子招待亲戚时的样子招待来我家里的亲戚,在我不知道该怎么做的时候,我总会停下来想一想我的嫂子这个时候会怎么做,于是,就会坦然一些了。
我知道,从大的角度讲,这些小小的细节甚至都不能叫传承,但就是这样,我感觉我从一个茫然无知的小姑娘变成了大人的模样。我常想,如果我有一个女儿我能给她留下什么;未来我会有自己的儿媳,我又会给她留下什么;男女的思维方式有别,即便如此,我也一定会给我的儿子留下什么。那究竟会是什么呢?如果可以称作传承,我希望我能给他们留下更多向上的能量,我希望即使只是一些小小的细节,他们在看到的时候会想到我,我希望有一些传承的痕迹能体现在他们身上。
大轩越来越像高先生了,无论是外貌还是性格,我曾经恶狠狠地在高先生和大轩的面前说过:“大轩,如果你长大和你爸爸一样,我就会很生气!”我知道有些东西阻止不了,但我想给孩子留下很多的值得去延续下去的能量。
年味,是我咀嚼的第二个词。
年味,究竟是什么样的味道呢?大轩和二轩都问过我,其实,我也回答不了。
年味是什么?每个人的感受都不一样。
在我的心目中,年味是小时候院子里常常的铁丝上五颜六色的小纸条,上面写满了祝福的话,这些小纸条上的字都是我们自己写的,每一张的字体都不一样。就这样的小纸条,有时候一写会写大半天,大人们也不闲折腾,由着我们去写。
年味是除夕晚上烧得红红的火炉,每到除夕的下午,爸爸便会去存放碳的地方精心挑选一些大大小小的碳来备用,然后会从大到小一层一层地把火炉垒起来,垒得特别精致。火炉会在天黑之后点起来,火苗从碳与碳之间的小洞中窜出来,特别的好看。小时候觉得这火炉怎么都烧不完,知道我们睡觉的之后它还是烧得很旺。如果第二天早上醒来,院子里的火炉虽然烧尽了但是没有塌下来,那这个火炉垒得算是成功至极了。
年味也是大年初一早上挨家挨户去要压岁钱的乐趣。那个时候的压岁钱就是一角,两角,要是偶然能拿到一个五角,那要乐上好几天了。和压岁钱一起的还有我们传统的面食,我们叫它——花花,两个一组和压岁钱一起送给我们,我们小孩子们更喜欢钱,觉得这些花花就是累赘,还得半路跑回家里放下,否则就该拿不了了。
年味是正月十五的旺火。在村里,年前家家户户都会找一些长长短短的树枝回家,堆到一起差不多得有一个小孩那么高,这样的旺火才能烧起来。十五的晚上,家家户户都会在院子里烧起旺火,一家人围着这旺火转呀转,等到火快灭的时候,就该跨过去了,大人们说跨过去便会有好运相伴,这正合我们小孩子们的心意呢!
年味是外地的亲戚来家里团聚。每年的正月十五,家里的亲人都会聚在一起,我们的村里有在正月十五为祖先扫墓的习俗。这一天,远的近的亲戚们都会回到村里,路上尽是人和车,一路上都是打招呼和问候的声音,大家一年没见了,有人甚至好多年没见了,见面了总会唠唠家常。大人们会聊起这是谁家的孩子,现在在哪里,过得怎么样,我们小孩子们在一旁听得津津有味。有时候,大人们也会指着开着车,着装也很正式的人和我们说:“看看**家的孩子多有本事,你们也得向人家学习!”我们都会认真地点点头。最热闹的要数晚上了,村里的秧歌从这一天开始扭起来了,这一天来自不同的地方的家乡人聚在一起,说这话,扭着秧歌,好不热闹。
年的味道各种各样。我更认为其实年味没有淡,每个人的体会不一样而已。环境不同,体会会不一样;身份不同,体会也会不一样。慢慢觉得,小孩有小孩的乐趣,大人有大人的感受,年的味道从来就没有变淡,只是味道不同而已。就像小时候的橘子味硬糖和现在的巧克力,就像小时候黑黑的火炉和现在的便捷的红火炉,就像小时候妈妈手工做的新鞋子和现在的各种款式的皮鞋,就像小时候围着邻居家的电视机看春晚和现在手机就可以看到,就像......
一切都变了,一切又都没有变,只是我们从小孩子长成了那个小孩子眼中的大人了。
这么多年,第一次独立过年,就和自己说一声:过年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