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483830/9bf5021b5f37d955.jpg)
这一周,杭州方糖读书会重新启航,以《陪一颗心长大》这本书的好媒材,在周二与周日场,我们用“唉在一起”的主题遇见了18个灵魂,和她(他)们有初遇、有重逢。
在我们的读书会里,有个很重要的元素是透明化,透过说故事、听故事和回应故事,以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的平等姿态,去理解一个人。
说故事,是一种自我看见。
周日读书会中有一个她,在说着对孩子的不放心与不能放手,12岁的大女儿也会说妈妈不放心她,而她也有一个觉悟,不是孩子需要她,而是她需要孩子,她放不下。
为什么?为什么选择这样的缠缚?
如果从一个理性的视角来看,一定会有各种各样的劝说,可是,如果能再多听一点,再深一点的去碰触那个背后的故事,就会长出新的“懂”。
原来,在她的生命经验里,一个经常聚会能见到的长辈曾经被无故谋杀,而之后发生的汶川大地震让她切身感悟到生命何其珍贵,于是2008年后她的内在就有了外面有风险,不可以有任何闪失的信念。
可是即便抱着这样信念的她,却好有勇气的踏进了这个还不够了解的场域,并且在听到一个放手让孩子独自去小超市买东西的故事后,她也大胆的做了一个尝试,茶歇之后接回兴趣班的小儿子,自己继续参加读书会让他独自去买水、买饭。我猜,她的心里也会有忐忑,但更多撑住的是相信与祝福。
看着她儿子探索完成后的亮亮眼睛,以及她分享孩子做到的喜悦时,由衷为他们开心。
这一刻,生命已开始转弯。
![](https://img.haomeiwen.com/i2483830/226f5eac4fb54b3b.jpg)
说故事,找回本性。
一对夫妻,相伴首次参加。
她,怀孕6个月。父亲离世得早,由妈妈独自带大(说到这里,哽咽),在单亲家庭中没有被怎么照管的长大,虽然有很多自由但也有着很多的不自信,常常想,如果当时有人管,一定会长的更好吧。她愿更从容的面对辛苦。
因为时间关系,没有问出的是:
“如果愚公移山的故事谈的是不放弃,你会说在这段故事里,你不想放弃的是什么?”
“在那个成长很辛苦很彷徨的少女时代,你会说自己最了不起、最不简单的地方在哪里?”
“如果生命的方向盘握在自己手上,你最想带自己去哪里?想看见什么风景?”
而他,听到妻子怀孕,来不及高兴,处在要当爸爸的不真实当中。
要怎么教孩子呢?开始回忆自己小时候是怎么长大的。
回忆开了头,就一发不可收拾,衍生出更多的思考:
要孩子在自己曾经的童年情景中生活吗?
要孩子在什么环境下成长?
要用什么样的教育方法?
要孩子长成和自己一样的人吗?
满意自己吗?
怎么定义自己?
......
听到这里,眼眶红了。
因为,这样的心路历程我也曾经走过,在老大出生后,也曾这样的不停问自己。
在一层又一层更深的问之后,做了现在的选择
——重新长自己,好好陪自己这颗心长大,好好陪孩子长大,亦陪伴更多的人一起走过。
![](https://img.haomeiwen.com/i2483830/9d05aede02841de7.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483830/ae0697a9e36aa4b6.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