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需要存在的感觉和意义,有的人致力于学习,有的人醉心于工作,有的人辗转于社交关系,有的人沉迷于游戏,有的人经常打牌,有的人喜欢冒险,每个人都从自己所处的形式里面找到了存在感觉和意义。最可怕的不是痛苦,而是空虚。
而当一个人在学习、工作或者人际关系(特别是家人、上下级、同伴、情侣)里接二连三的受挫、失败或者遭受重大打击之后,就有可能开始对生活、他人和自己感到失望,对自己的价值和能力感到怀疑,对他人缺乏信任、感到恐惧,倾向于自我封闭,而又感到空虚。于是“症状”就应运而生,比如,害怕见人、回避社交,害怕犯错、失败,害怕被他人看不起、嘲笑、指责、疏远、排斥,害怕自己会发疯、意外死亡,害怕自己会得艾滋病、狂犬病、心脏病、癌症、精神病等身心疾病,害怕自己会失控骂人、打人、杀人或者自杀,害怕自己一直严重下去或者好不起来……症状是一个人的形式,并且因解决而存在,想要解决而又解决不了就是症状存在的意义,当事人在与症状斗争的过程里,找到了自己存在的感觉和意义,而忽略掉了学习、工作或人际关系里的现实困扰。让人感到非常神奇的是,有时候症状能够得到暂时的解决,当事人在没有去解决现实困扰的情况下,通过解决症状这个形式,就能获得短暂的舒适感。可一旦要去面对生活,就会立刻又逃避到症状里。当事人会认为只有解决了症状,自己才能快乐起来,或者说,等症状解决了一切都会顺利起来。其实,如果有一天症状真的被消除,将要面对的就是真正的痛苦。
当人们在感到无力掌控生活的时候,会希望借助于某种神秘力量或者某个形式,来帮助自己摆脱困境,保佑自己顺利度过,比如求神拜佛、算命改运,而症状就是类似的形式。通过这样的形式,有时能够让自己获得短暂的舒适感,但只会越陷越深,就像上瘾,也像用酒精来麻醉自己。喝酒也是一件让人感到难受的事情,特别是喝多了之后会很痛苦,但可以短暂的逃避生活的压力和自己内心里的痛苦,这也是喝酒能够缓解症状的原因。
比如有一位男性朋友,在与人交往时感到紧张,又害怕别人看出自己紧张,从而更加恐惧,出现了头晕、身体僵硬、呼吸困难的躯体症状,并且对开车和工作上的业务往来产生了不能胜任感,回避社交。当事人想尽办法的控制自己的紧张情绪,想要消除自己的躯体症状,却越来越严重,泛化到现在不敢出门和见人。其实当事人真正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是:对自己和他人的不信任、不包容,比如说认为自己是不好的,自己不能紧张,别人肯定会因此而看不起自己。也就是当事人对自己和他人的观念,而这些观念又是过去的生活经验形成的,所以要创造新的人际关系经验,让当事人开始相信:自己是好的,他人是友善的、包容的。
再比如有一位女性朋友,因为在恋爱、婚姻里面先后受到了很多伤害,开始对男性和自己感到失望,对自己的能力感到怀疑、对异性感到恐惧,而和女性在一起就相对比较舒适,于是更愿意亲近女性。也是为了逃避生活的压力和自己内心里的痛苦,开始恐惧自己是同性恋,一旦多看了女性一眼,或者和女性有了近距离的接触,就开始反复论证自己是不是同性恋,要不然就很焦虑,这导致当事人也开始排斥同性。对于这位朋友而言,同性恋是一个伪命题,真正的问题是情感困扰。当事人在先后几次的恋爱、婚姻关系里,均因为各种原因难以维持下去,关系破裂,肯定是有其内在原因的,比如爱情、婚姻观以及关系对象的选择。
打破这个“魔咒”的方式就是理解和接纳自己,带着症状去面对真正的生活,去解决学习、工作或人际关系里的问题。而当事人正是因为无法面对和解决生活里的问题,才逃避到症状里面的,所以可能要就这些问题展开详细的讨论和大量的实践,这就属于一般心理问题(学习、工作、人际关系或情感)的范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