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人的名字叫安兰,他很喜欢自己的名字,他的名字对他有特殊含义,那就是安静自己的心,像吊兰一样给人们带来美丽的绿色。
安兰生日是1939年12月14日,其实这个日期还是他二姑大致约摸出来的,那时真是战争年代,老百姓每天生活在饥寒交迫之中。更别说过生日了。出生于北梁村,安兰的父亲每天挑担行进在北梁到南山,南山到太贵的路上,每天喝三顿酒,假如不喝酒就完不成那往返五十里的路程。安兰的母亲是婆家花了一百二十元大洋的童养媳,十一岁时就来到婆家,每天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过着日子,做不完的活儿,早就活得没有了生机。对他们而言,平安生活最最重要。安兰有一个妹妹叫安花,比安兰小五岁。
战争年代,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北梁处在八路军和二战区的交叉路口,县政府曾在此设立,是抗日革命根据地。于一九四七年春天,安兰的父亲被阎锡山第二战区侵扰北梁时打死,安兰的母亲因此重病而亡,从此成为没有父母的孩子,那时安兰才九岁,安花五岁。好在有爷爷、二叔二婶、抚养长大成人。
安兰是汉族,于一九五五年响应国家号召,因为北梁有国家军事项目,全村搬迁,搬到东阳金堂巷居住,由二叔二婶买了逃亡地主的房子,一间五十元,共五间正房,二间东房,三间西房,三间南房。安兰分了二间正房,一间南房。谁也没想到七十年后,一平米兑一平米楼房,值钱了。只是都没有了孙子的传承,两个孙女嫁了,生了三个男娃,没有一个是自己的,成为他此生的遗憾。
安兰活了三万零六百五十七天,一句感叹:竹篮打水一场空。
到了上学的年龄,爷爷认为安兰是聋子,听不到,还上什么学,因此决定不让上学,这可急坏了安兰,离家不远的地方就是一所公社医院,安兰前去找医生看看,医生弄了一点药水,等十五分钟过去,给安兰掏掏耳朵,结果弄出了铁耳屎。安兰高兴极了,蹦蹦跳跳回到家,告诉爷爷,我不是聋子,我要上学。爷爷也笑了,答应了孙子的请求,十三岁时上了一年级,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五年后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县县城初中。
那时是一九五九年,人们的生活极度贫困,接着是三年自然灾害困难时期,人们都是饿的活着,安兰更不例外,每个礼拜天放学回家,就看见妹妹缱绻在街门道一个角落里,吐着白沫,奄奄一息的状态。安兰的心在寒风中颤抖了,作为哥哥还上什么学,连自己的妹妹都保护不了。在一个月黑风高夜,他做出来决定:罢了,不上学了,每天看着妹妹能好好吃饭,把妹妹的生命保存下来,是他目前最最重要的事情。他是多么想上学啊!学校里最喜欢的科目:是数学,认真仔细的安兰数学学得最好,每次考试都是九十分以上。而且还是班里的班长,以第一名的成绩来到县中学。
世界上最怕认真二字,偏偏他特认真,成为他学习好的根本原因。
只是后来的日子里,成为了农民,开始参加队里的劳动,守着妹妹把饭吃饱,再也不会发生饿的吐白沫的事情。挣公分成为他生活的常态,守时守本分是生活准则。
只是从小缺失了父爱,母爱,这心中的爱活了85岁,也没有补起来,缺失这种被爱成为了他今后生活的主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