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无意中在网上看到了一个师生恋的话题,于是想起了少年时代看过的琼瑶阿姨的《窗外》,当年这本小说可是曾让我泪水涟涟,感动不已。
网上随便一搜,立即弹出来免费阅读的窗口。那就随便看一点吧,看看当年这些云里、雾里、梦里、纯情的、专哄少女的言情小说,如今可还哄得了我这中年妇女?
但是,一下子又看进去了。
《窗外》这本写师生恋的琼瑶的成名作,水平还真的不是盖的。也与她别的小说不同,别的爱情小说是那样唯美,那样不食人间烟火,但这篇小说充满了世俗的烟火气。爱情是美好的,但在师生间的爱情,尤其是中学师生间的爱情是绝对不为世人所容的。
来自家庭的、社会的、学校的、上级的,各种流言蜚语,各方面的重重阻力,最终还是让这对有情人分崩离析,学生另嫁他人,那个老师也彻底地被毁了。
这确实是一个悲剧,但好像无解。
我上初中时,就有一个女同学跟一个老师传出绯闻,最后,那个老师调走,这个女同学退学,也是以悲剧收场。与《窗外》略有不同的是,这个老师比较年轻。也不知道他后来的人生受这件事的影响有多大。那个女同学肯定是再没有机会念书了。
我想,如果她像我一样看过了这本《窗外》,知道了人言可畏,知道了这种爱情世上难容,也许不会出现这样坏的结果吧?
一次次去老师的房间,她自己以为是勇敢,其实是无脑。
人的义无反顾,尤其是青少年的义无反顾,往往是因为不知道后果多么严重。
飞蛾扑火是因为飞蛾只看到了火的温暖,火的光亮,却不知道火会烧死它。
哪些师生恋修成正果了呢?
其实也不少。比如鲁迅和许广平,比如杨振宁和翁帆,还有疫情期间曝出来的舒红兵和王延轶。。。。。这些人为什么修成正果?因为他们和老师相恋时已是成年。
我想《窗外》中的女主人公和我的那位女同学,要是把对老师的倾慕化为学习的动力,努力考上大学,自立后再去追求她的爱情不就避免了悲剧吗?
不是说,爱情的力量是伟大的吗?她们为什么没有这种化爱情为学习动力的能力呢?
哪个少男不钟情,哪个少女不怀春?青春少女最容易对成熟潇洒的男老师产生崇拜之情,如果老师不正确引导,对学生也投之以师生关系之外的额外的关心,学生肯定会以为这是爱情。
一个爱上老师的女学生,因为无知,所以肯定是无畏的。频繁地找老师,那是必然的。作为一个老师,明知这关系的不可能,当然要设法阻止。如果像这个女学生一样糊涂,那就是真的是害人害己了。
我那个初中的男老师,就这么糊涂了一下,害了这个女同学一生,他自己不知道后来怎么样,但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这件事绝对不会对他有什么好影响。
面对这么一种微妙的关系,老师还是无情些好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