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想法
误读秦淮名妓与文人

误读秦淮名妓与文人

作者: lit_mario | 来源:发表于2020-03-07 18:58 被阅读0次

我应该还不算做女权,但是当我对过往的历史仍心怀缱绻,当我徜徉于古迹之间,当我频繁地在古籍中寻找女子单薄的身影的时候, 我确实感到非常的失望与心寒,冒辟疆、吴梅村、钱谦益、龚鼎孳,甚至那个写下《板桥杂忆》的余怀,说起来,个个是风度翩翩文采斐然的佳公子,他们甚至还煞有抱负地想要治国平天下。但是在对待所谓的心爱的女子时却抱着前所未有的躲闪的态度,视她们为玩物。我因此总觉得女儿命运还是太凄苦。翻看《板桥杂忆》、《影梅庵忆语》、《陶庵梦忆》等等这些与之相关的古籍,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我突发奇想,也许妓女与文人骚客千丝万缕的联系以及后来的结合,本来也非单单信仰爱情那么简单,因而有了对明末秦淮名妓与文人的种种思考。因为之前黑龙江大学教授暴鸿昌先生写过一篇《明末秦淮名妓与文人》,而我看到的与他所讲好像又有所不同,所以称之为“误读”。

娼妓与文人的爱恨纠葛,古已有之,并且被无数的文士艺人所描绘演绎,直至形成一种特定的文化与符号,好像在向人们暗示某种掩藏于腐朽政治背后的落寞的繁华与疼痛的美丽。

既然说到文人雅妓就不能不提秦淮河,尤其不能不提明末的秦淮河。

南京古称金陵,六朝金粉之地,十里秦淮河南岸的长板桥一带,朱元璋为繁荣经济,明令建造旧院(官营妓院)。于是17世纪中后期,当大明王朝在风雨飘摇中作困兽之斗时,曲中众院仍然歌舞升平,一片繁华的模样。

一、 明末秦淮名妓与“八艳”小考

明末,在秦淮鳞次栉比的声色犬马之地,活跃着一群能诗能文,长袖善舞的多情女子,《板桥杂忆》中详细记载的有名有姓的就有将近三十个,她们大多天性聪慧,在艺术上有不小的造诣,并且有令人钦佩的崇高气节,而与当时的文人墨客“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更为她们的命运蒙上了一层亦浪漫亦悲楚的色彩。

这当中,又属“秦淮八艳”的事迹最为著名,也最具争议。

关于“秦淮八艳”,历来说法不一,比较流行的版本是,“明朝遗老余澹心在《板桥杂记》中记载为:柳如是、顾横波、马湘兰、陈圆圆、寇白门、卞玉京、李香君、董小宛。”然而,我去读余怀的《板桥杂忆》,却并没有发现当中有“八艳”之说,与这八个女子相交甚密的钱谦益、吴梅村似乎也没有这样的定论。更有人考证,陈圆圆本为姑苏人士,而柳如是也是因为嫁给钱谦益后才移居金陵的,所以所谓的“八艳”,难免给人生搬硬凑之嫌。

二、犹怜女儿身世太凄苦

撇开“八艳”的名号不谈,董小宛、顾媚、柳如是、马湘兰、卞玉京……她们的故事亦足以令人评品思考几个世纪。

马湘兰想要嫁给文人王稚登而不得,还要被王不知是有意还是无心地比作“夏姬”侮辱,最后只得是收拾起尘世凡俗里的一颗心,燃灯礼佛,端坐而逝;卞玉京对吴梅村一见倾心,吴却一边假装不解风情地婉拒,回家做他的孝子,一边又吊着卞的情思还要与陈圆圆纠缠不清5,卞最后应该是抱着“哀莫大于心死”的态度嫁给老医师,为他刺舌血书《法华经》的;陈圆圆更不用说,因为美貌几次三番地被掳,几次三番地与爱情擦肩,最后做了吴三桂的小妾,虽说受宠了几年,但最后还是因为吴正室的不能容忍而出家为尼。如果说前两人还是作为她们自身独立的个体而存在的话,陈圆圆的命运则真的是太悲惨了,作为一个深深被政治风浪所裹卷淹没的弱女子来说,也许她自己都不曾想到,有一天会在史册里被重重地记上一笔,成为影响历史走向的红颜祸水。

都说董小宛与冒辟疆、顾媚与龚鼎孳、柳如是与钱谦益是令人羡慕的神仙眷侣,是天作之合,然而他们的生活真的犹如人们所说的那般幸福美满吗?我看也不见得。

首先在名誉地位上,三人均是侧室小妾,并不是可以挺直腰板呼风唤雨的正妻,很多时候还是要对别人点头哈腰,看人脸色生存,所以这在气势尊严上就输了人一截。再一个,说到他们的结合与婚后的生活,这些艳丽多彩的女子不知遭受了多少的艰难困苦。都说冒辟疆对董小宛情深意长,董死,冒含泪写下回忆录《影梅庵忆语》,洋洋洒洒近万言,读之无不令人动容。可是读过《忆语》和《板桥杂忆》的人都知道,当初,小婉要将终身托付于冒,雇条小船顺流而东送他,并“发誓断不返吴门”,冒却始终推推诿诿,只差没有拿着扫把赶她走了,最后还是钱谦益花了几千块钱帮小婉还了钱,落了籍,冒才仿佛理所应当似的笑纳了。婚后,小婉一直在冒家苦心经营自己得来不易的幸福,她付出的比所有人都多,尽心尽力地服侍冒家每一个人,谁都不得罪,这已经很难,她还要时不时地想出些新花样来讨好冒辟疆,不是今天去亭子里赏月,就是明天吃刚研究烹制的特色爱心菜肴,但是她所得到的,却比任何人都少,两次逃难的时候都不肯带着她,任由她一个绝色的弱女子在兵匪横行的时候自己求生存。难怪嫁入冒家仅九年,小婉就因劳累过度而病死了,因此不能看做善终。

至于顾媚,之前因无心之过得罪了一个无赖,幸好有蓝颜知己余怀、陈则梁等人为之摆平,后来又如愿嫁给时为“江左三大家”之一的龚鼎孳,身居一品夫人,生前享受尽荣华富贵,死后又殓以国葬,一副好命的样子。但是,明亡后,龚竟为避祸而躲进了枯井,后来仕为贰臣,晚节不保,却以一句“我愿欲死,奈小妾不肯何”应对千夫所指,俨然将顾看做一块挡箭牌。试问妓女就该承担这样的骂名,为男人的道德文章买账而“杀身成仁”吗?

张岱在《陶庵梦忆》里独独写到王月生,尽管他极力写她的美貌她的演技和她的孤傲,但这都改变不了月生只是一个供人娱乐的玩物的事实。

在依旧为男权所主导的社会里,女子的地位本已经非常的低微,可偏偏我们的主角还不是一般的良家妇女,可见女儿的身世有多么的凄苦了。

三、大抵与爱情无关

关于“秦淮八艳”和她们的爱情,青年作家闫红曾经说过一段话,她说:“秦淮八艳美丽、纯洁、多情、脆弱、才气横溢,但仍然一无所有。对于她们,爱情等同于立身之本,生存的本能与情感的热望掺杂在一起,她们谋生,亦谋爱。但赶上那样一个时代,这种谋求显得格外艰难,在辗转跌宕中,她们伤痕累累”。

我在没有写这篇文章之前,曾经一度非常推崇文人与妓女之间的爱情,认为他们真正抛开了世俗的观念,不羁之中又带着十分的浪漫。我以为我看到的全部都是高贵,所以写过一篇《保留心中的那一份高贵》,只差没有唱赞歌来歌颂。但是当我越多地去古籍中了解他们的时候,我也就越感到失望,因为,妓女与文人的结合,在众多的环境和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其实并不真的单纯。

就像董小宛和冒辟疆、寇白门和朱国弼还有那个碎舌而死的葛嫩。

冒辟疆在娶董小宛之前一直对陈圆圆念念不忘,若不是陈被人掳走,那么今天《影梅庵忆语》的主角恐怕就不该是董小宛了。是什么令董小宛这样一个知书达理的女子在对待几次三番拒绝自己的男人的时候可以不顾颜面的穷追猛赶死缠烂打?这当中,除了爱,想必还有其他一些什么。

鲁迅先生说:“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那么妓女也是的,并且她们求生存的意念,应该比谁都强烈。她们也许还不敢反抗,却极力地想要得到保全,而能够实现她们这一理想的唯一办法就是依附于男人,因为中国的历史,说到底还是男人的历史,至于女子,只得靠边站。

众多名妓中,我最心疼的是寇白门。崇祯十五年的一个夜晚,国公爷朱国弼大排场迎娶寇白门,9连她自己也一度以为从此可以和过往的生活告别,谁知朱国弼只是一时兴起,两年后,崇祯皇帝死,朱国弼降清,家道大不如前,只得裁制人口,卖小老婆。寇白门接下来的举动是我很为之叫好的,《板桥杂忆》中记载“白门以千金予保国赎身,跳匹马,短衣,从一婢归。归为女侠,筑园亭,结宾客,日与文人骚客向往还。酒酣以往,或歌或哭”,俨然一个侠女模样,毫不在乎。虽然她以后的生活仍然频繁地在秦淮船舫和文人士子的深宅杂院中奔波,但她奋勇自救,单骑南下的飒爽英姿硬是盖过了命途中的苦难。说他深爱她吗?还是她深爱他?想必都没有。

还有葛嫩,夫杨文骢因抗清连累她也被执,《板桥杂忆》中说“主将欲犯之,嫩大骂,嚼舌碎,含血喷其面”,我在昏昏欲睡的深夜读到这样的文字,顿时觉得睡意全无,为一个女子如此的操守,然而她的坚贞,是为他吗?就像当初柳如是劝钱谦益与之投水殉国,我想,更多的应该是这些女子身上深深的爱国情结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爱国,而与爱情无关。

当然,说她们像抓救命稻草一样抓着当时文坛政坛上的名士,他们像对待任何一件他们的收藏一样对待她们,或视之为珍宝,不喜欢时就弃之如草芥,真的与爱情一点关系也没有吗?也不是,爱情,大抵还是有的,正如闫红所说,“她们谋爱亦谋生”,她们还是爱他们的,他们也爱她们,就像冒辟疆在《影梅庵忆语》中表达自己对小婉死的悲痛时说“今忽死,余不知姬死而余死也”,这句话,和当年马克.吐温因为双胞胎弟弟的死而讲的“掉到河里淹死的不知是我还是我的弟弟”有异曲同工之妙,都令人感慨太息,但是他们对谁的爱都应该没有对自己的多,至少没有我原先想象的那样多,因为在那样一个兵荒马乱的年代,谁都要吃饭,谁都该好好的活着,即使形态是卑微的。况且还是那么畸形的一个时代,为了繁荣经济,皇帝鼓励嫖娼。

所以爱情是有的,但是大抵与爱情无关。

有人说:秦淮风月绝不是简单的青楼莺歌燕舞,在朱明王朝中,它显然是一个文化标号,而作为这个文化标号的一个个具体的标志就是秦淮八艳,她们是数百年大浪淘沙淘出来的另类文化精品,承载了历史与风月、正气与耻辱、文士与妓女混杂的文化一脉,要详尽地解说这种文化不是三言两语可做到的。

的确,她们和他们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生活粗粝而艰难,她们从他们身上汲取营养获取救赎,她们虽然身陷泥淖却始终保持着高洁的操守,她们才华横溢且妩媚多情,她们“具有文化素养和政治见识,使整整一段政治文化史都染上了艳丽的色彩”,她们和他们的故事在我们的心里被默念千百次,如果真的要说,只能叹息她们生不逢时吧。

相关文章

  • 误读秦淮名妓与文人

    我应该还不算做女权,但是当我对过往的历史仍心怀缱绻,当我徜徉于古迹之间,当我频繁地在古籍中寻找女子单薄的身影的时候...

  • 《桃花扇》里的义女子不仅有香君,还有替她嫁人的养母

    故事概要:《桃花扇》为清代文人孔尚任的作品,主线写复社文人侯方域和秦淮名妓李香君的爱情悲剧,次线则为侯方域、陈定生...

  • 《随园诗话》学习笔记五百三十八

    卷七 为人不可有我.…作诗不可无我 四一、秦淮名妓 【原文】明季秦淮多名妓,柳如是、顾横波,其尤著者也。俱以色艺受...

  • 名妓

    艺妓,是一个风雅之词。 秦淮八艳为其佼佼者,故有名妓一说。 水中月,镜中花,美则美矣,犹有不足。 名妓亦然。 倾国...

  • “秦淮八艳”之柳如是一一不让须眉,女中豪杰

    “多情只有秦淮月,犹照当年八艳魂。” “秦淮八艳”是明末清初时期古城金陵八个最著名的名妓,她们的故事凄美动人,她们...

  • 七绝(三首)

    文/花无缺/平水韵/ 名妓 “ 柳 如 是 ” (一) 忘年配 艷绝秦淮卿占首 豪情风骨羡清流 河东君...

  • 李因,书画双绝的一代名妓

    诗画双绝的名妓 说起晚明时期的名妓才女,大多数人想到的是秦淮八艳。 她们个个色艺双绝,且都有着曲折轰动的爱情故事。...

  • 李因,书画双绝的一代名妓

    诗画双绝的名妓 说起晚明时期的名妓才女,大多数人想到的是秦淮八艳。 她们个个色艺双绝,且都有着曲折轰动的爱情故事。...

  • 揭晓:“秦淮八艳”名号由来-胜于须眉美艳逼人

    “秦淮八艳”,即明末清初南京秦淮河上的八个南曲名妓,故又称“金陵八艳”。计有柳如是、顾横波、马湘兰、陈圆圆、寇白门...

  • 2017-09-15

    写给寇白门颂(一) “秦淮八艳”明末清初南京秦淮河畔的南曲名妓,带着六朝金粉的喟叹,带着才子佳人忒煞情浓的昵呷温柔...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误读秦淮名妓与文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iehd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