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几天没有码字了,不是不想码,实在是觉得无字可码,又或许是自己的懈怠,还或许是苦于文字水平的肤浅。总之,动不动就不想码字,码了今天就没有明天。
每当看到励志的文章时,心里顿生一股力量,心里告诫自己一万遍一定要持续输出,不论水平好坏,只要能输出,先做到再要求质量。
可是,一旦没有能量的时候,简单的自圆其说的文字都码不出来,脑中一点灵感都没有。现在回头想想,当初的日更还是有进步的。最起码那时,提笔就能信手涂鸦千字文。如今码个七八百字都困难,东拼西凑老半天才能凑齐数字。
干任何事都要持之以恒,写文尤其需要。一旦停下来,前面的努力就会付诸东流。就像爬树,爬到树半腰滑下来,就得重新开始。甚至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无任何灵感,感觉一朝回到解放前。
不是没有素材可写,身边处处是素材,只是没有了那个用心思悟的心。目之所及皆是平淡,就算遇见美好,也不能用美好的文字诉诸于笔端。
即使想记录,又感觉实在不能用好的文字表达。有人说写作无需华丽的词藻,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便可。就算这样,如果没有用心体悟,即使记录了,也是平淡无奇的记录,打动不了自己,也打动不了别人。
没有深刻的感悟就没有深邃的文字。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人有一千个文字表达。可有的人文字却能让人耳目一新,有目共睹的感同身受。这就是文字的魅力所在。
这样的文字往往不华丽,可以说朴实无华,但
却能直抵人心。人们能透过他的文字看本质。这样的文字是有灵魂、有力量的。
看到这样的文字,仿佛能肉眼感受得到文字里的一切,能触摸到文字的一切。这就是身临其境。
一个写作新手,哪能就那么容易写出这样有代入感的文字。除非已经沉定了很深的文字底蕴,只需有待一日动笔去写,便可一鸣惊人。像张爱玲,年纪轻轻就在文学届名声斐然,那时因为她写作之前就已经有了很深的文化底蕴。
像我这样既没有广泛的阅读,更别说没有博览群书,没有深邃的思想和敏锐的洞察力,哪能写出什么好文。
付出什么就收获什么,没有付出哪有收获。有人说读书写作是最廉价的投资,我是相信的,但是不用心,即使读再多的书,也不会有什么成果,只能说明书看得多。这样的量变不会有质变。必须还要用心去思悟,用心去输出。
输入和输出皆要用心,才能比别人有更大的进步和收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