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四圣心源-杂病解-16蛔虫根原

四圣心源-杂病解-16蛔虫根原

作者: 陈情令01 | 来源:发表于2022-04-06 09:32 被阅读0次

【原文】蛔虫者,厥阴肝木之病也。木郁则蠹生,肝郁则虫化。木以水为母而火为子,乙木(肝)升于己土(脾),胎于癸水(肾),而生君火(心),水升而化清阳,是以火不上热,甲木(胆)降于戊土(胃),胎于壬水(膀胱),而生相火(心包),火降而化浊阴,是以水不下寒。肝升而胆降,火清而水暖,木气温畅,故蠹蛔不生,以其土运而木荣也。土湿脾陷,不能荣达肝木,子母分离,寒热不交。木以水火中气,堙于湿土,不得上下调济,由是寒热相逼,温气中郁,生意盘塞,腐蠹朽烂,而蛔虫生焉。(虫由何而来?如非外来,则为内化,释典谓化生者乎?)

【翻译】蛔虫,厥阴肝木的病。木郁则蛀虫生,肝郁则虫化。木以水为母以火为子,乙木升于己土,孕育于癸水,而产生君火,水升而化清阳,所以火不上热,甲木降于戊土,孕育于壬水,而产生相火,火降而化浊阴,所以水不下寒。肝升而胆降,火清而水暖,木气温畅,所以蛔虫不生,因为土运而木荣。土湿脾陷,不能荣达肝木,子母分离,寒热不交。木以水火中气,堵塞于湿土,不得上下调济,于是寒热相逼迫,温气中郁,生机回旋堵塞,腐蚀腐朽,蛔虫产生了。

【原文】凡物湿而得温,覆盖不发,则郁蒸而虫化,或热或寒,不能生也。故虫不生于寒冰热火之中,而独生于湿木者,以木得五行之温气也。温气中郁,下寒上热,故仲景乌梅丸方,连、柏与姜、附并用,所以清子气之上热,温母气之下寒也。不去中下之湿寒,而但事杀蛔,土败木枯,则蛔愈杀而生愈繁,此当温燥水土,以畅肝木,则蛔虫扫迹而去矣。医书杀虫之方,百试不效者也。

【翻译】凡是物湿而得到温暖,覆盖不发散,则热气如蒸而虫化,或热或寒,不能生虫。所以虫不生于寒冰热火之中,而单独产生于湿木的,因为木得五行的温气。温气中郁,下寒上热,所以仲景的乌梅丸方,黄连、黄柏与大姜、附子并用,目的是清除子气的上热,温母气的下寒。不去中下的湿寒,但只是杀蛔虫,土败木枯,则蛔虫越杀越繁殖,这时候应当温燥水土,以畅达肝木,那么蛔虫绝迹了。很多的医书杀虫的方法,屡次试验都没有效果。

【原文】乌苓丸

乌梅百枚,米蒸捣膏 人参二两 桂枝二两 干姜二两  附子二两 川椒二两,去目,炒 当归二两 茯苓三两

(炼蜜同乌梅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日二次。

若虫积繁盛者,加大黄二两、巴霜二钱,下尽为佳。

蛔虫生化,原于土湿木郁,法以燥土疏木为主。)(括号中为医药出版社版本)

木郁,法以燥土疏木为主。

线白虫证,是肝木陷于大肠,木郁不达,是以肛门作痒。虫生大肠之位,从庚金化形,故其色白。而木陷之根,总由土湿,当于燥土疏木之中,重用杏仁、橘皮,以泻大肠滞气,佐以升麻,升提手阳明经之坠陷也。

【翻译】乌苓丸

乌梅(米蒸捣膏)100枚 人参74克 桂枝74克 干姜74克 附子74克川椒(去目,炒)74克 当归74克 茯苓111克

木郁,治疗方法以燥土疏木为主。

线白虫证,是肝木陷于大肠,木郁不达,所以肛门作痒。虫生大肠的位置,从庚金化形,所以其色白。而木陷的根源,总是因为土湿,应当于燥土疏木之中,重用杏仁、橘皮,以泻大肠滞气,辅佐以升麻,升提手阳明经的坠陷。

相关文章

  • 四圣心源-杂病解-16蛔虫根原

    【原文】蛔虫者,厥阴肝木之病也。木郁则蠹生,肝郁则虫化。木以水为母而火为子,乙木(肝)升于己土(脾),胎于癸水(肾...

  • 四圣心源-杂病解-19痢疾根原

    【原文】痢疾者,庚金乙木之郁陷也(木郁金陷)。金主气而木主血,金生于土,木生于水。水温土燥,则金融而气调,木荣而血...

  • 四圣心源-杂病解-17便坚根原

    便坚根原 [原文]便坚者,手足阳明之病也。手阳明以燥金主令,足阳明从燥金化气,故手足阳明,其气皆燥。然手阳明,燥金...

  • 四圣心源-杂病解-20淋沥根原

    【原文】淋沥者,乙木(肝)之陷于壬水(膀胱)也。膀胱为太阳寒水之腑,少阳相火随太阳而下行,络膀胱而约下焦,实则闭癃...

  • 四圣心源-杂病解-18泄利根原

    【原文】泄利者,肝脾之下陷也。谷入于胃,脾阳升磨,精华归于五脏,而化气血,糟粕传于大肠,而为大便。水入于胃,脾阳消...

  • 四圣心源-杂病解-15积聚根源

    【原文】积聚者,气血之凝瘀也。血积为癥,气积为瘕。《金匮》:妇人宿有癥病,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动在脐上者...

  • 学习四圣心源,这张表格必须熟记

    四圣心源卷二六气解中,有一张六气名目的表格,原图如下: 我们学习四圣心源,这张表格必须熟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

  • 《四圣心源》天人解

    原文:昔在黄帝,咨于岐伯,作《内经》,以究天人之奥。其言曰: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然则善言人者,必有验于天矣。天人...

  • 2022.6.16

    四圣心源-阴虚

  • 《四圣心源》天人解2

    5生成:人与天地相参也。阴阳肇基,爰有祖气,祖气者,人身之太极也。祖气初凝,美恶攸分,清浊纯杂,是不一致,厚薄完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四圣心源-杂病解-16蛔虫根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ihks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