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了重大bug,作家验血会暴露,如果他是故意的话完全没必要死,他应该也没有自杀倾向,因为他还要谈一谈别的事情。
-----------------
豆瓣过度解读: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文泽尔(来自豆瓣)
来源: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2062332/
基于两个前提:
1)吗啡急性中毒很快就会起身体反应,老爷爷自刎时已清楚自己没有中毒;
2)编剧愿意让剧情基本圆满,没有重大纰漏;
此处的重大纰漏对应的是“一位杰出的推理小说家,不会让自己自杀的遗体过不了尸检”
因为,如果按照老爷爷明面上讲给女主的布局来进行,剧情会是下面的进展:
1)遗嘱在事件前已改,涉及到大量遗产,律师公布遗嘱后家族必然会闹,必然会要求尸检——因为他们必定马上会怀疑女主动了什么手脚,甚至谋杀了老爷爷;
2)尸检结果必然有异;
3)进入谋杀调查,查出女主走了秘密通道,泥地脚印,鞋印等等,遗嘱失效,甚至会导致女主被判定为凶手。(老爷爷指定这条路线,又是自己家,必然会想到这些痕迹和线索——女主特异体质不能说谎,一旦有人盘问,事情怎么可能瞒得住呢)
实际上,老爷爷如果发现自己真中毒了(假设不存在美队换药的事件),应该做的事情反而是马上走到客厅大喊大叫让家人被动给自己作证,同时自己直接给警察打电话(警方作证&录音),将弄错药的责任自己主动包揽下来(就说“我在注射中借机偷换了吗啡,想自杀,我死了之后你们看到遗嘱就懂了blabla”),成功完成移花接木式“自杀”。
一个推论:
老爷爷有可能本来生日当晚就决定在密室内自杀,完成遗嘱,方法就是密室自刎。片中也有一些细节呼应这个决定,不赘述。
因此,假设老爷爷因为发现自己没有急性中毒,马上确认有人换了药想杀自己——在这样的情况下,他是怎样做的呢(记住,老爷爷的目的是顺利完成自己改过的“离谱”遗嘱,这是他的最大动机):
1)向女主提出一个漏洞颇多的布局,并且故意拿小本记一笔,强调自己“不懂”,避免女主生疑;
2)故意不说清怎么躲监控,让女主在高概率出现的后继调查中高概率会在监控中被发现;
3)密室自刎自杀,进入两个大的分支:
4-1-1)若自杀确实被认定且家族无人质疑(小概率),那么遗嘱成立(达成)
4-2-1)进入谋杀调查(大概率),女主因为特异体质被盘问,说出自己明面上的布局(因为这个特异体质设定,概率极高,几乎可以认为在进入这个分支后是必然发生的);
4-2-2)尸检结果与女主证词矛盾,老爷爷并未中毒,单纯自刎死(自杀),遗嘱成立(达成)
后继:
4-2-3)警方或侦探推理到有人换药(在女主“完全无法说谎”这个设定下,这是个理所当然的推理);
4-2-4)调查查出家族中谁换了药,企图谋杀未遂,入狱;
实际上,遗产一分不给之外,给想杀自己的家人以惩戒,且因为女主意外弄错药未遂,不至于赔上性命,可能才是老爷爷决意自刎的真正意图。不过,他无论如何布局,也是万万没有想到,美队最后居然接连杀人而且一个既遂,一个失手,所以“惩戒家人”这个慈爱的目标,终究还是(未达成)呐。老爷爷对家人是有爱的,正如影片结尾那封用隐形墨水写给女儿的信,他终究是想让孩子们羽翼丰满,离开自己的庇护,可以真正独立生活。自己八十五岁的性命,在这样的动机下,是可以作为佣金来交换掉的。
当然,在上述解释之下,全片剧情也不能说是滴水不漏,但这个解释至少会让我——作为观众——在看完后觉得更踏实些,因为这部整体营造得很波洛的片子,是值得一个能让观众们在知道真正真相后反复感慨人性的收尾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