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思屑几则

思屑几则

作者: 李先森0818 | 来源:发表于2021-12-03 22:14 被阅读0次

    (一)

    思维的耐力和体力一样,每次扛多一点,多爬一些高峰,提高就快。高手和普通人的区别体现在思维上,首先,思考的问题的高度就不在一个层面上。其次,发问角度的质量、冲击力也不一样,高手往往一语中的,直击核心。久之,思考的质量就越来越高,会成为解决问题的高手。身边的人也会受益匪浅。

        忙碌的生活,有时要让自己的思绪停下来,开个小差,让它自由的飞一会儿;让紧绷的躯体彻底舒展开来,汗疯狂奔流一会儿,累到躺在地上,大口的喘着气,浑身却舒服的要命,充分体验当下美妙、神圣的此刻。喜乐康宁,晚安!201211202.

    (二)

            哲学不解决兜里的钞票问题, 当然也能解决这些问题。热爱哲学思考和研究的人,往往是天性热情、充满精神灵性、真诚的人,哲学与生命体验相关联,如果对自己都不够真诚,就像一个政治投机分子,就没法进行真正的意义、价值追问。

         

            真正的大哲学家是精神世界的领袖和王,有自己内在的崇高道德律令,能知其黑,守其白,做到“理性为自己立法”。

       

         

            柏拉图认为国王应该由哲学王来担任,是十分有道理的。“无用方为大用”,功利和实用大多都是短视的,很难解决宏观和未来的问题。一个民族或国家过分重视实用主义,失去抬头仰望星空的能力,那是没有未来竞争力的。

       

    青年一代要把人类整体的精神成长史,那些人类对根本问题的追问,作为个体意识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加以吸收,个体的心灵会变的更加辽阔,学会差异性思考,那样就会少犯思维幼稚病。真正的自我意识成长会促进世界精神的成长,做自己的主人,而不是精神上的奴隶,学会用全新的眼光看问题。

            我们今天中学哲学课程的弊端十分明显,理论绑架现象十分严重,与真正的哲学精神相距甚远,对学生思维训练和发展,十分不利。中学阶段思维训练的不足,会严重影响人的精神发育,乃至终身发展。

    (三)

    一、独立精神:日常交流,三五好友聊天,大家学历都不低,阅历也不少,动辄拿出某个主义当成上帝视角,当成解读一切信息和事件的根据,姑且不谈主义的合理性问题,最好的主义也是一种观点而已;或举一些当下日常的事例来证明其正确性,认为这样就是理性的思考,并排斥其他之所见,这种聊天日常太多,其实这恰恰和理性精神和独立思考背道而驰,很有可能成为某种精神的奴隶和殉葬品。独立精神需要学会考察的方法和路径,重在过程的领悟,如平时只以道听途说,越来越多的人思维就有了惰性和依赖,思考力下降,导致不问说了什么,只关心是谁说的,思维就彻底性死亡了,人的主体性精神逐渐丧失,现代公民社会如何建成?

    二、实用主义:物质至上之风实在危害太大,我们很多人已失去了仰望星空的能力,成为物欲的陀螺,时时处处按有用性、利益去计算,用到爱情上,爱情就是一笔买卖,用到教育上,教育就是为了多分些蛋糕。人文精神匮乏,契约精神没落,投机和阴奉阳违盛行,理想和信仰缺失,丧失了成为贵族最应该有的灵魂。有人谈今天没有真正的爱情,也没有真正的朋友,几千年来儒家实用主义的弊端日渐暴露,什么时候我们开始关注人的理想、兴趣、梦想,把人当成目的,而不是手段,什么时候我们才可能成为德福一致的贵族。

    (4)

    “无常不是人生的一段过渡期,而是整个人生。”今天猛然看到友圈里朋友转的这句话,不由凝视了一会儿。

       

          人生之河流,看似缓缓流淌,风平浪静,还有那曼妙的风景,其实这是人生的表面。如果没有人类崇高精神的超越,生命是何其卑微,达摩克里斯之剑时刻高悬于头顶,随时可以收回赠予我们的一切。但人的尊严使得我们无论什么处境,都在编织无限希望,这才是人生的真像。所以我们无论取得什么样的成就,都不足以骄傲,要保持足够的谦卑。无论我们面对何种困境,哪怕是绝境,也要有内心的淡然,不必惊慌失措,因为我们终将失去自我。 

        唯有丰盈我们的内心,坚定我们的意志,铸造我们的品格,强壮我们的体魄,锤炼我们的胆识,给生活以深情的拥抱,才能实现真正的救赎,以无限超越有限。(图来自好友分享)

    (四)

    夜读 周国平文章整合并记录

              1.过内在的生活

        “物质再繁荣,生活再舒适,如果精神流于平庸,灵魂变的空虚,就绝无幸福可言。”“ 灵魂只能独行,“灵魂不必相同,也不可能相同”(周国平)。

           

          优秀的灵魂是自足的,能撇开世俗价值(财富、权力、名声、传统舆论等),是置于人类精神传统之中进行思考,其不在于鲜衣怒马,是源自对人类基本精神品格的坚守。

        “人在发怒时,都是一个病人”。卑怯、轻信是危险的。对于平庸,靠直觉,几句话或他的趣味,即可断定平庸与否。娱乐至上的环境是非常糟糕的。对于伟大,我们需长期考察才能确认,要用全球的、人类的眼光去考察,那才是民族根本的、长远的利益所在。不可狭隘的只看到用手电筒照着方寸之间的历史,因为我们既是一个中国人,也是一个世界人。

         

       

    “真正精神性的东西是独立于时代的。”  时代对于最深层次的精神品格追求,并不重要,无论哪个时代,只要你的心灵是蓬勃的,就能建立起自己的精神家园。从此工作不再是谋生,而是事业。今天被世俗磨掉棱角的圆滑,那不是精神品格的成熟,是精神品格的早衰和夭折,成熟应该是独特个性的形成、真实自我的发展,坚守人生的永恒价值。人一旦省悟,他就再也不愿、也很难成为时代的风云人物了,而是成为那个时代的守望者,守护人类基本精神的走向。这是一种信仰生活,因不甘心被世俗生活的潮流淹没,而与世界建立起一种整体的精神关系,因其能看到有限性,所以能产生出超脱和达观的性情,这也应该是现代民主社会公民的从容。

     

          世上本无家园,靠灵魂味道的相互吸引,才有了家园。

     

         

            2.治学启发

          古典人文信念认为,治学不在于获取专门知识,而在于自身精神的完善,  不是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和通才,而是成为有识见的智者。有识见,学养才是活的。学养和识见之见,应看重识见。

       

        道德教育应该是鼓励、启发崇高的精神追求,而不是灌输规范。一切教育都是自我教育,一切学习都是自我学习。即孔子认为的“学而为己”。没有人能阻止你去读伟大的书籍,和领悟高贵的价值和魅力,学习本来是自主的、快乐的,是精神属性的成长,而不是以职业为目标的技能训练,这都需要在从容的环境里产生。

       

        当下的好老师,或许也只能是帮助学生用最少的时间去应试,最大限度的拓展素质教育的空间。中国人历来受实用主义思想濡染,很少对个人灵魂生活的关注。但这关系人生意义以及社会责任心等一切责任感的根源。知识分子的职责是守护人类的基本精神价值,努力使社会朝健康的方向发展。(图来自好友分享)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思屑几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iimx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