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杨梅季,在我的老家是另一种“团圆”,在外的游子都纷纷赶在端午前后回去。杨梅的季节非常短,前后不过半个月。又加上需要看天吃饭,雨水多了少了、日照充不充足都能影响这一年的收成。甚是娇贵。所以才有了大小年的说法。
虽然这些年有各路的杨梅,最早上市的是福建杨梅,结实不易坏,但是糖分含量低,果味不足,口感偏淡;仙居杨梅很有名,以个大著称,冠名“东魁”,很是霸气。因为卖相极好,口感也不错,所以被用了做体面的伴手礼。
![](https://img.haomeiwen.com/i10657847/2461af238f220526.jpg)
在我的家乡,是杨梅的原生地。是另一个品种的杨梅——炭黑杨梅:个小多汁,糖分多。
还记得小学课本里,就有关于杨梅的传说。具体的故事我记不清了,但是我们这里的当地人说得最多的就是:杨梅吃不坏肚子,连孕妇都可以吃,是最放心的水果。
正因为如此,大人们才完全不管我们吃多,相反,还会鼓励我们吞几颗杨梅核,说是能把肚子里的毛发丝带出来。所以,我们从小就指望每年的这个时候吞下去的杨梅核,把我们一年里不经意间吃到的毛发丝都带出来。也因此吃得牙齿酸掉,连豆腐都咬不下,还乐此不疲。
遇上大年的杨梅,每家每户总会浸些杨梅酒。其实就是把杨梅洗净晾干,放到高度白酒里面密封储存。有的地方也会加些冰糖进去,综合口感。等到夏天来临时,当地人就喝杨梅酒解暑。说来也怪,每当肚子疼的时候喝一点,很能缓解疼痛。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
家乡的杨梅,是牵挂我们这些在外游子的另一条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