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从彬彬的反思中开启《子美诗韵》项目活动的新篇章2019-01-0

从彬彬的反思中开启《子美诗韵》项目活动的新篇章2019-01-0

作者: 宝宝一笑 | 来源:发表于2019-01-03 17:37 被阅读0次

从彬彬的反思中开启《子美诗韵》项目活动的新篇章

河南省巩义市子美外国语小学  张艳琼

从彬彬的反思中开启《子美诗韵》项目活动的新篇章2019-01-03

研讨内容:

【子美诗韵班级层面活动总结】

巩义市子美外国语小学    孙彬彬

元旦前我们班接下了《子美诗韵》活动第四期学生作品的接力棒,艳琼老师特意来到我们班,为孩子们讲解《子美诗韵》这个专栏的由来以及它创办的意义,结合她们班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版面如何布局等问题给孩子们做了详细的讲解,孩子们再进行创作的时候就避开一些弯路,可以更好的完成作品。

前三期作品发布的时候,我们及时的把推送的作品转发至班级群,并告知大家我们学校要举办这样的专栏,大家先进行简单的了解,结合着我们语文学科第六单元诗歌单元的综合活动,学生创作诗歌、小组制作诗集,调动学生对诗词学习的积极性,不管是学生创作出来的诗歌还是制作的诗集,都给了我很大的惊喜,通过诗歌制作的总结会,学生又从多方面意识到了自己小组作品的不足,提出改进意见,为我们这次的创作又奠定了基础。

学生把作品进行收集,从中评选出优秀的作品,第三节语文课上,先展示评选出来的优秀作品,大家一起来发现他们的优点,有了之前的基础后学生很快就能说色彩搭配、比例的搭配等等,看过好的作品以后有展示出几张有待提升的作品,大家都来提建议,看看如何修改可以让这些作品也变得精彩,除了建议色彩可以更鲜艳、行间距也要规划整齐,还有同学从作品中看到了同伴没有认真对待作业,直接指出有应付作业的心态,孩子们在一次次的活动中学会从多角度的看问题。

本来只是简单的评选展示活动就结束了,艳琼老师提议,是不是可以让孩子们之间相互交流一下,分享自己是从哪些方面搜集的资料,我们不仅让孩子会背古诗,还可以从交流中获取更多的知识,自己没有找到的信息在别的孩子那了解到了,资源共享,四个孩子如果都从不同角度去搜集,交流之后一个孩子就可以了解到四个知识点,就试着用这种方法在我们班进行,孩子们的参与热情也非常高。

临近期末,刚开始布置这项作业的时候我还在担心,家长会不会认为这样的活动会影响孩子的复习,但是孩子们在这几次活动中,不断地展示出他们优秀的一面,越来越多的孩子呈现出了自信的一面,这也更加坚定了我继续做下去的信心,每次的班会、活动孩子们都有自己的收获,这就是最大的动力!

微信群研讨:

艳琼:@彬彬 ,从日常的实践及时的梳理总结,就为我们做的微课题做着质的积累。班级层面的总结很重要,为其他班级的推进和实施积累着经验。

建议彬彬,红梅,我们共同思考以下问题:

后续深度思考三个问题:

1.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诗词教学,如何让两者做到综合融通?

2.《子美诗韵》杜诗的推送我们班队活动方案如何设计?

3.如何改进完善【子美诗韵】项目活动年级层面的推进?

赞,赞,还是赞……

彬彬:单一的诗词教学孩子们的兴趣点不高,以后再进行诗词单元的教学,可以试着把这种动手绘画迁移到课堂中,需要学习的诗词孩子们通过绘画来搜集资料,之后小组碰撞,看看谁的资料更有趣、更详细,在“玩”中先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学没有固定模式,不仅学生在变,更多的是感受着自己也在变。

巧鸽:@彬彬 这个想法很好。可以尝试。一种方法时间长了就有疲劳感了。换一种方式效果会更好。

艳琼:@彬彬 ,太棒了,我不懂语文教学,但是上次语文节点姜明红校长说语文教学一定是学生先预习再开启教学的。我们所做的搜集资源就可以作为预习的内容,带着这样的认知开启课堂教学未尝不可,学生呈现的资源就会很多。你的想法很好,我们还可以进行“类”结构的诗词教学。从一首诗引出一类的诗词教学。怎么样?这也是常州局前街小学语文学科所做的“类”文教学。我真不懂语文学科,真不够专业,但是我们可以大胆尝试

张巧利:@彬彬 @张巧鸽 @张艳琼 每一次大胆的尝试都会带给我们新的思考和启发,为你们点赞。@珂 @月光 看到大家各种新的创意和总结反思,积极的思维碰撞和交流,我们都是幸福和快乐的

张利若校长:@彬彬 @张艳琼 @张巧鸽 @珂 @赵红梅 @月光 繁忙的期末复习没有影响大家对学生工作的实践、研究、思考、总结,反而为枯燥的复习增添了新的调味品,很感动!这就是学生工作的魅力,反哺着学科学习,丰盈着我们的内心。让我们继续坚实行走,在实践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快乐!

张巧鸽:@张利若 是啊!多角度实践能促进新的发展。像我们班级学生对班队会的认识延伸到家庭召开的“2019我和我的家”会议,从另一个角度融合了亲子沟通,彼此相互体谅,家庭氛围进一步和谐。在家庭会议中看到了学生新的生长点,家校沟通的另一种渠道。实践是最好的老师!建议各位姐妹大胆尝试,会有别样的收获!

我的思考:

一、  专题的形成过程

1.基于一个问题的开始,做出可预期的方案,论证可行性,形成核心微课题成员(前提自我内心的愿意)。

2.按照方案行动,不断地发现问题,思考可以改进的空间,再次完善,不断地实施、反思重建,到逐渐成熟,逐渐抽取、提炼成果。

3.提炼在实施的过程中,发现它的价值,参与的人群都有谁?不同的人群有什么样的变化,要及时记录,总结。

4.提取相关的数据,用数据分析,说话

5.评级机制的改变,我要改变什么?我如何激发团队活动的兴趣及内动力。

6.学校可提供的保障机制是什么?评价机制、考核机制都在变化,都在激励老师的行为。还可以有哪些改变?

7.可引进的资源是什么?除了我们的学生,我们还可以引进哪些资源?如何发挥资源的最大效应,促使项目活动的推进和进程。

二、以项目活动为载体微课题成员的构成

以项目活动为载体,完全是兴趣爱好相同之人的联盟,调动每一个的积极性,把六个人的特长发挥到极致。

红梅:策划、实施、总结概括的能力无比强大;我所有的想法和红梅沟通起来超级简单,常常是一拍即合。不需要长篇大论和她解释我在做什么?非常理解并支持我所有的想法,并能够提出改进的建议,这样的组织形态很舒心,也能够最大程度促使自我的专业发展,我认为是发展的最佳状态。

彬彬:接触学生工作领域时间短,但是对新生事物有足够的敏感,学习力和总结能力无比强大班队会现场的点拨和介入都恰到好处,一课冉冉升起的明星。昨天早上彬彬把班级作品给我时,我给出我的建议:活动本身促使学校文化建设的实施就是其中一个价值;在搜集《月夜忆舍弟》的过程中对诗的理解,对诗人的解读就会加深,这是第二个价值所在;第三个价值就在于小组讨论时,每个孩子对这首诗的理解在交流的过程中所有的体现,不同层面的孩子在交流中都会有自己的不同的收获;第四个价值就是在评价的过程中显现】。能够很快的吸收并运用,这是很可贵的。

张红姐姐:认真、执着,对待事情一丝不苟,积极主动。总是积极向我申请,让我做什么……姐姐的坚持总让人感动,也鞭策着我努力前行。

杜保红姐姐:姜还是老的辣,默默无闻的一个人,安安静静的一个人,踏踏实实、勤勤恳恳、专业的素养不声不响的降服了我的内心。让我无比仰望的和敬仰的一个人。她是子美建校以来的缩影,一个形象工程。

姐姐的两句话让我心甘情愿为之努力奋斗:“谢谢妹妹给我这个学习和练习的机会。我会很珍惜的!我决定把这个项目陪练到底。”看到亚萍,就轻轻的说了一句:“你的行书写的很好,要跟着练。”结果亚萍对我说:“我要像杜老师一样陪练到底。”

刘奕兰姐姐:充满创意和灵动的一个人,从内心到颜值都美到爆表的人。昨天的微信品台推出《子美诗韵》第4首《月夜忆舍弟》教师作品中第一幅就是奕兰姐姐的作品,在新年的第一天就发给了我。无比有创意而且灵动的一幅作品。姐姐告诉我:此幅作品的背景是水彩手绘。手绘美图相结合,文字为美图处理。此图为 设计稿,非纯手绘。下午发出后,我第一时间转发微课题群内,姐姐立刻给我发来:出现一个错字,怎么办?这是一个严重的错误,重新编辑重新发。因为关乎学校形象,这是著名诗篇,画画歪歪扭扭就算了,不能有纰漏。原来“露从今夜白”中“露”写成了“路”,如果不是姐姐的提醒,我估计今天、以后都会以为就是“路”,也发现了自己对诗词的理解太过苍白。

姐姐的话也让我明白做事的态度:再小的事情,都要认真以待,不可疏忽。和朝祥老师沟通,我们还是决定在微信平台删除,明天再次发出。子美人的严谨的态度和做事的风格让我再次震撼。

这样的组成就发挥和激发每一个人在不同领域的优势和才能,资源和优势再次再次汇集,威力再次升级。

三、改进的策略

1.    在六六班实践的基础之上,在六四班,六二班的推广,每个班级都有独特的呈现。接下来就可以形成“1+2+4”推进策略的形成。六六班先实践、发现问题,及时梳理总结;六四班,六二班接力,并再次完善、改进;其余四个班级的创新性的跟进和实施,再总结,再改进。螺旋上升的态势,六级部的七个班级全部卷入。

2.    在不同人群中推进,在学校其他班级层面推进,丽梅、艳丽、文千……很多人都开始行动。寻求对书法、画画、诗词感兴趣的家庭的进入;开发和利用这一资源。在春节后进入教室,开启“妈妈课堂”,让对书法和诗词有专长的家庭资源发挥它的价值,开启家校合作的另一条路径。

3.  【子美诗韵】形式的变化,最初的提出口号:“我是……,我为子美代言”。确实吸引了一批家长和孩子的目光。但是“新基础教育”的理念告诉我们要发现并鼓励孩子的主动健康的成长。所以去掉口号,每一个作品的呈现就是为项目活动本身的代言,就是子美的骄傲所在。

4.    只有推陈,才能出新。临近期末,各个班级都在紧锣密鼓的复习,寒假,我们可以让寒假的来临来继续创意和开发无限可能。如何让前期的成果进驻每个孩子的心灵,可以对诗词进行书法练习,可以开启“诗词竞赛”“探秘子美”“走进杜甫”‘子美印记” “春天的诗会”来巩固和推进前期的开展。

5.  形式的呈现,资源的丰富。还可以有书法、插画、英语、不同语种的出现。可以有老师的资源、学生的资源、家庭的资源,还可以把各种资源融合,形成合力共同推进。

6.    营造一个可供发展的力量和支持体系,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机制。聚焦专题,持续推进,每周一次的观察记录,反思;每月一次的阶段性总结;定时召开课题组成员的会议,不断地完善。

    感谢背后默默支持并及时给我建议的老师、感谢所有参与的伙伴,说再多的感激都很苍白,只能用实际行动来践行大家对我的信任。

        透过阳光望向远方,以严谨的态度,从做好一件小事的态度刻在2019的印记里 。

从彬彬的反思中开启《子美诗韵》项目活动的新篇章2019-01-03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彬彬的反思中开启《子美诗韵》项目活动的新篇章2019-01-0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ilqr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