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澳洲读研究生的经历,让我惊讶地发现,我们这些中国留学生可以看英文资料,写英文论文,但面对澳洲同学和当地人,依然像中间隔了一堵墙一样难以沟通。而同时期跟我入澳的一个朋友12岁的孩子,因为天天和澳洲小朋友一起玩耍上课,已经和澳洲小朋友打成一片,英语也已经快接近母语水平了!让我备受打击的是,这个小朋友在入澳之前根本没学过英语…… 一直标榜自己喜欢语言,语言上面颇有方法的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首先,众所周知,我们中国人学语言的方法是有问题的。十年学出来的哑巴英语,费时费力费钱,效果却很失望。最根本原因在于语言作为一种工具,却没有放在环境中通过应用来强化,导致我们学的都是哑巴英语,能看说不出来。现在的学校里已经就这个问题给予相当的重视,已经有所改善。除此之外,猫妈总结有3个原因。第一,口音。带中国口音的老师教出来的当然是带中国口音的孩子。因为口音问题,即使词汇量和语法已经足够用,在真正对面老外时,还是常常难以辨识出句子的意思,老外也觉得很难听懂,造成沟通障碍。而因为发音造成的沟通障碍也会极大得打击孩子学习的自信。因为按照老师的教导,他可能已经说的非常“标准”了,但对方听不懂,重复讲也听不懂。不知道错在哪里,这对孩子就是个非常受挫的体验。所以,猫妈觉得,发音一定要重视,语言的启蒙,最好要由说母语的人来教。如果没有条件请外教,看一些质量好的纯正英语的动画片,也是非常有帮助的。另外,猫妈再提醒一下,有些英语,比如印度英语,新加坡英语,法国英语,口音严重到了无法辨别的地步,千万不要让孩子跟着这样的老师学习,因为纠正习惯往往比建立习惯更难。第二,高频句子。比如“How are you”, 是每天都要用几遍的句子,掌握了这些句子,就可以正常和老外开始一段对话。相比较而言,我们教科书中,"What’s this? This is a desk."在日常生活里,很少用到。面对真实场景,脑子里一堆句子,却对不上号,无法破冰进入正常的交谈。这是第二个问题,没有累积起有效的高频句子。第三,文化差异。因为环境和文化不同,造成在某些场景下我们的反应和外国人的反应不一样,有些我们习以为常的做法外国人觉得很奇怪或者不礼貌进而不愿意交谈。比如,走在小区的路上,我们中国人看到陌生人,一般不会打招呼,各走各的就好了,可是在澳洲,很多本地人都有和陌生人对视打招呼的习惯。错身而过对我们中国人来说再正常不过了,可是老外就一定要跟对方说句sorry。猫妈觉得,这个例子就 是因为我们中国环境人多,总打招呼恐怕会应接不暇了。对于这种由于环境或文化造成的表现差异,不知道时确实觉得蛮奇怪的,为什么老外会觉得我不礼貌了,我并没有做什么啊!不过也别担心,这些差异大多只是像一层窗户纸一样,捅破了就明白了,俗话说:入乡随俗。来到新的环境,刻意养成一点新的习惯,对于沟通和融入就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我们中国留学生很多人学习是非常努力的,词汇和语法都很好,但是却难以和人沟通以及融入别的群体,基本就是这3个原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