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假期一过,离春节也就不远了。慰问、调研工作接踵而至,上班第一天就被派跟领导调研。
从准备的情况看,其实能想到的、可能会发生的情况,都已经预先做了推演。实际执行还是事与愿违,出现了很多细节上的纰漏。我们是按照一帆风顺来进行准备的,就没有去考虑有啥突发情况,也就是没有做Plan B。
几天的行程跟下来,自己也发现两个不好的地方,进行自我反省。
不能在他人面前说别人的不是或者缺点。
因为我是牵头人,很多事情就是安排到协同人来进行配合。一旦配合出现问题,没有到达自己的预期,心里就发毛。发毛之后,只要旁边有人,就说他人的话,说不配合了、不懂如何做事、不动脑子等等,总之都是别人的问题,不是自己的问题。
过后想一想,主要问题还是出在自己身上啊。我有没有说清楚如何做了,如何进行反馈了,什么时间做完了,我仅仅是把事安排出去,然后就期待事情自然发生。这就有些一厢情愿了哈。问题还是安排事情的方法不对,给人做教练的能力还不够。
况且,在一个人面前说另外一个人的不是,那就是嚼舌根哈,有事还是当面说比较好。我需要的是结果哈,不是站着简单的指责,指责仅有口舌之快,并不能解决当下问题,持续解决问题。
第二个反思:
把所有人当普通人看,包括自己。
因为是陪同上级领导,对于权威的惧怕感就会油然而生。而我反问自己,我是怕什么?他们又是怕什么呢?上级来调研,无非就是来做工作验证的,部署的工作有没有落地,落地的情况如何,存在什么问题,和当初预想的差距有多大,是不是应该调整策略。如果做的好,有什么好的经验值得总结推广;如果差距大了,为什么出现差距,怎么帮助改进?落实的过程中还存在哪些问题是我不知道的,能不能帮助你去解决这些问题啊?
回答好这些问题,就能满足领导大部分期待了。
我们怕的,是对自己掌握的内容没有十足的把握,害怕回答不上上级的问题。担心回答错了,上级不满意会不会对自己有坏的影响,是不是就不能提拔了,是不是就不能进行岗位调整了。抛开这些担心,我们把上级当成普通人看,就像聊天一样,把自己掌握的真实情况讲清楚不就行了么。
关键就在于,我们的平常功夫下的不够。
平常,没有上级来检查我们。我们想怎么干就按自己的想法干,没人随时关注你,检验你。上级来调研了,我们临时抱佛脚也能随时过关,每次都这样形成了行为惯性。
解决这个问题,要下足平常功夫,自己岗位职责内的必须一清二楚,知道自己在哪,要去到哪,去到那儿应该要怎么做。
要时时思考,不能把自己局限在现有的思路和做法里,一定是要去尝试新的方法,更好的方法,这样才能不断让自己行动起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