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冯庆昌报道)导语: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淅川县教体局和荆紫关镇中心学校“控辍保学”工作精神,切实控制学校学生辍学数量,进一步提高巩固率,降低缀学率,淅川县荆关五小2019年2月22日召开了全体教师会议,旨在依法实施九年义务教育,控制学生辍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精准扶贫”的力度。学校要加强对控辍保学工作的领导,动员和组织社会、家庭、学生等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参与控辍保学工作,齐抓共管,常抓不懈,确保完成控缀保学目标任务。
![](https://img.haomeiwen.com/i16449866/66e7c605ddd6b7ce.jpg)
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淅川县教体局和荆紫关镇中心学校“控辍保学”工作精神,切实控制学校学生辍学数量,进一步提高巩固率,降低缀学率,淅川县荆关五小2019年2月22日召开了全体教师会议,旨在依法实施九年义务教育,控制学生辍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精准扶贫”的力度。学校要加强对控辍保学工作的领导,动员和组织社会、家庭、学生等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参与控辍保学工作,齐抓共管,常抓不懈,确保完成控缀保学目标任务。 会上,程聪明校长贯彻了《2019年春期荆关五小控缀保学方案》。《方案》如下:
一、用“改”控辍,用“趣”导学
1.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在备课和讲课上下工夫,在育人的艺术上下工夫,以丰富的知识、精湛的育人艺术把学生吸引到课堂上来,用知识、艺术、态度、真情全方位“支撑点”留住学生,守住学生,激励学生,真正让学校成为学生的“乐园”。 2.全面贯彻“十九大”教育方针,落实《九年义务法》有关规定,加强学校的德育阵地建设,以德育育人,以“活动”导人,以“结队”扶人,以“减负”帮人,鼓励学生发展特长,开展“多元素、多功能”社团活动,不断增强学校的“向心力和吸引力”,同时还要重视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不断增强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亲和力、凝聚力。
二、用“情”控辍,用“情”劝学
学校要求教师与学生结“帮扶”对子,课堂导学有耐心,生活情感有爱心,控辍保学有恒心,培优辅差有决心,用真心护学生,用关心守学生,经常家访,及时掌握“双困生”的思想动态,解决“双困生”的各种困难,让他们安心的上学,以真情保住自己的“三分田”。
三、用“扶”控辍,用“帮”助学
学校要加强教育扶贫宣传与管理,坚决制止和杜绝“三乱”违规现象,切实明细“两免一补”管理,对贫困户子女和经济困难的学生多渠道筹措资金,经济扶贫控辍,动员社会力量,援助贫困生。
四、用“管”控辍,用“法”保学
1.加强学籍管理制度,完善辍学学生报告制度。新学期开学初,班主任对尚未入学的学生,要及时了解情况,做好学生入学的动员工作,并及时填报学生变动情况表交教务处。对三天内还未到校上课的学生应采取相关措施,如:家访动员,或与当地村委会取得联系等及时解决问题,让学生重返学校。
2.建立控制班级学生辍学的责任制,实行目标管理,纳入班级年度工作目标,分上学期末、下学期初及学年末进行考核。
3.强化班主任控辍意识调动控辍工作的自觉性、积极性。
4.班主任或相关科任老师不得责令学生退学、休学、转学,如有此情况发生或有学生、家长举报,一经查实,学校要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并给予相应的处分。
5.建立责任制,落实奖惩。实行控辍保学工作班主作、科任老师包班制,把防止学生流失工作纳入班主任,科任老师工作考核,实行控辍考核“一票否决”制度,并与评优、评先、职称晋级等挂钩。
6.注重校园文化“标高”,来造弄学生。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精神实粮“,是学生成长的”基石“。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一是加强校园的美化、净化,二是人文关怀,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在育人工作中独特作用,以一种和谐、温馨的校园文化动化学生。
7.对有正当理由确需转出的,必须按程序办理有关转学手续,即:学生提出书面申请,班主任签署意见,接收学校签署意见,最后分管校长审批。否则,作为辍学生处理。对转学的学生没有及时办理转出手续的,班主任应及时催促办理。
冯庆昌校长宣读了领导小组:组 长:程聪明 副组长:冯庆昌 贾建阁 成 员:程红丽 魏中萍 李亚静 冯晓珍 杨梅,领导小组下设控辍办公室,由冯庆昌同志负责数据、信息的收集和上报工作。并提出口号是:“该入学的一个不少、已入学的一个不走”,真正做到“适龄生进得来、在校生留得住、辍学生劝得返”,切实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荆关五小此举迎合了“大方针、大政策”,把“控缀保学“”工作提到淅川县2019年脱贫攻坚、摘帽“的政治高度上,助推教育发展,必将为民一方,造福一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