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语文竞芳华,教改人物领风骚
——写在参编《百年中国语文100位教改人物》专著之后
随着“中国语文.教改博物馆”的建成,并即将向外界开放,与之相配套的《百年中国语文100位教改人物》一书也行将编辑出版对外发行。尽管没有机会全程参与这项浩繁工程的落实过程,但是有幸忝列这本书的编委,为其中五位语文教育界的先生——张孝纯、张富、陈日亮、于永正和洪镇涛——编写简传也是一种莫大的荣耀。与整个工程相比,编写一部与之配套的专著耗费的时间和精力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当完成三万多字的稿件之后,才深切感受到要办成一件有意义的,并能够惠及无数业界同仁的事情是何其不易。
从中国语文,尤其是中学语文课程建设、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的角度看,建设“中国语文.教改博物馆”可以说是一件功在当代,利惠千秋的大事。言及于此,不是夸大其词,也不是虚张声势。回望中国语文发展的历程,从1904年开始到现在已经经历过一百多年风风雨雨的洗礼。从雏形到自成体系、从泛化到独居特色,其间有无数对语文、对母语抱有深情的有识之士为之付出辛勤的努力,甚至是毕生的心血。建立“中国语文.教改博物馆”,一方面是对中国语文在发展过程中呈现的样态、表现的形式、关注的焦点、承载的使命等通过一件件实物、一个个鲜活人物、一桩桩记录特定事情与语文相关的故事等珍贵信物加以保存,一方面是对在中国语文学科建设、教材组编、教学实践、教改研究中付出汗水与心血语文人的褒奖与纪念,一方面通过实物回望历史的方式激励后来者,砥砺他们学习先辈、接力先辈,以把语文学科在个体成长、社会进步、国家发展、民族复兴中发挥的应有作用挖掘出来。
对一个事物发展全貌的认识,如果仅仅依凭有限的静态物什是很难实现的,只有走进与事物发展过程紧密关联,亲历或目睹的相关人才能获得宝贵的资料。也许正是出于这样的考量,在建立博物馆的同时,编辑整理中国语文百年发展过程中那些参与者、亲历者的事迹材料——《百年中国语文100位教改人物》——成为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从著作的名称看,百年,指出了时间的跨度,只截取中国语文在一个世纪所经历的变革;100位,明确了本书入选的人数。百年中国语文的发展,参与者、助力者远远不只100位,作品只是从中遴选100位具有标杆性的代表性人物;教改,界定了入选者对语文学科建设与发展所做的事情,他们不单单是从事语文教学,而是立足自身实际,在语文教育教学、教材建设和母语研究方面不断突破、不断创新。
一个学科的发展,除了学科自身不断完善的需要,更主要的是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而要让一个学科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认识和掌握该学科的规律,并按照规律组织开展相关活动是正道。漫溯百年中国语文发展的历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时期——开创期、探索期、改革期和兴盛期。每一个时期语文在社会发展和培养人才方面应处于什么样的位置、起到什么样的作用,都具有鲜明的时代印记。但是,学科是静态的存在,要很好地适应时代的需求,就离不开人的推动。四个时期分别涌现了不同的人物,著作中分别精选了一些起到领军作用的代表性人物,像叶圣陶、夏丏尊、张志公、于漪、钱梦龙、魏书生、李镇西、张孝纯、程翔、陈日亮、洪镇涛等等。不论是“三祖”“三名”,还是后来的一批批语文教育教学的改革急先锋,他们都在自己的三尺讲台以语文为马,扬鞭驰骋在无垠的语文世界中,披荆斩棘,栉风沐雨从未止息。对他们而言,既然烙上语文的印记,就应该让这个标识光芒四射,而不应该使其暗淡无光。有了这份笃定,就有了矢志追寻的不竭动力。
对于一位语文教育工作者而言,像我,对《百年中国语文100位教改人物》列出的100位中国语文教育人的认识与了解一般都是通过一些零零散散的信息资讯获得。很显然,这种碎片化、散点式的认识是难得相中的。有时候甚至还会因为一些带有个性化偏狭观点而对他们产生误读。所以,要全面具体而客观的认识这些语文界的先生,只有系统化地搜集整理与之密切相关的信息材料。不可否认,整理编辑100为教改人物的简传,一方面可以为语文教学的后来者还原一个真实立体的、具有鲜明个性和独特语文思想的语文人,一方面为负责编辑工作的人提供了再认识、再了解这些语文人的机会。从某种意义说,为别人作传就是走进传主的内心世界,感受他的人格魅力和胸襟情怀,对自己的精神具有净化与涤荡的意义。——这是我在为五位语文人编传的过程中最为切身的体会。
因为要为他们写简传,不搜集个人的相关资料与信息无从下笔。而要尽可能地向读者呈现一个真实而立体的传主形象,参阅的资料要尽可能多样化,既要有传主本人的专著与言行记录,还要有第三方的推介评述。也正是在搜集整理材料的过程中,原本相对陌生的形象慢慢由模糊变得清晰、有单一扁平变得多元立体。虽然专注点在几位先生在语文园地精耕细作作出的卓越贡献,但是本依职业人首先是生活的人的原则,所以在体现他们在职业领域辛勤耕耘的同时,也适度地把生活中和社会中的东西融入其中,这样职业的理性与社会生活的感性相结合,文字就变得有温度,人物就变得立体丰满。也正是在为他们整理书写传记的过程中,也从他们的身上学习了一个语文人对职业、对人生谨严审慎的精神。
一个人做一件事情容易,但是一辈子专注于一件事情,而且竭尽所能做到极致,足见精神的难能可贵。这些语文教育界的前辈们用自己的身体力行在语文园地中“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不知疲倦,从生龙活虎到步履蹒跚、从青丝浓密到白霜稀疏。对他们来说,之所以心甘情愿地把自己的青春,乃至生命都奉献给中国的语文教育事业,不是为了个人的扬名立万、青史留名,而是一份对母语教育深沉的爱和一种社会责任的担当。百年中国语文教育从雏形到定型到成熟到繁盛,如果没有一代代语文人焚膏继晷、兀兀穷年的默默付出,是不可能实现的。建立博物馆、编写专著只是对捍卫语文尊严、推动语文发展、振兴语文事业的语文人艰辛付出的肯定,也是对他们辛勤耕耘的一个小小的见证。当然,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以这种方式为那些还在语文战线上奋战的语文教育的后继者树立一个航标,为他们继续追寻语文之光指明方向,并给予他们以前行的动力。“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语辛苦为文甜”,有理由相信,因为前面有那么多语文前辈的示范引领,语文教育的后来者会接过前辈手中的火炬,向语文世界更远处奔跑,去追寻更加绚烂的语文之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