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5909309/37ad655d1faa6af5.jpg)
记者节,像护士节、教师节、医师节一样,是我国仅有的四个行业性节日之一。当然,它是一个不放假的工作节日。
有新闻的地方就有记者。逢年过节,他们坚守岗位,播报着别人家的团员;暴风骤雨,他们习以为常,身体力行告诉大家,风多大、雨多猛;灾害来临,他们逆向而行,直奔一线带来现场报道。
有记者的地方就有真相。他们用镜头,记录人间万象;他们用笔杆,报道民生民情;他们突破艰难险阻,只为还公众事实真相。
![](https://img.haomeiwen.com/i5909309/abfd74e25b0c389d.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5909309/6f41f714767ce6b3.jpg)
当今时代是信息社会,尽管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很多很广,但不可否认的是,各种有用无用的信息满天飞,以假乱真和坑蒙拐骗的信息太多了,然而,随着数字媒体的到来,为什么声音越来越多,真相却越来越少?
依稀记得,前不久的坠江事故大反转,一起惨痛的坠江事故,骤然演变成对“女司机”的舆论审判,最后竟发现“女司机”不是肇事者而是受害者。
几个月前的空姐滴滴遇害案,个别媒体曾把这样一桩惨案,赤裸裸写成一篇黄色读物,以极端变态的恶趣味作为他们所谓“新闻”的卖点。
无论多么惨烈的事件,对这些媒体而言只是“产品”,而把“产品”打造成“爆款”,无非夹带一点私活,添加一点煽动性而已。
我们大多数时候探讨新媒体,都不是探讨新闻模式而是传播形式,而结果是声音越来越多,真相越来越少,号称做内容的越来越多,记者越来越少,关于这个问题的探讨越来越多,解决方案越来越少。
知乎上,有人发了一组数据,2017年调查记者仅剩175人。传统媒体中的调查记者保有量仅有130人,在6年前,这个数字还是306人,而我们是拥有14亿人口的超级大国。
调查记者有着记者中的战斗机这一美称,是专业水平最高的一类记者,他们以揭露社会问题、维护公平正义、表达百姓呼声为目的,对社会上的问题进行长达数十天甚至数个月的调查,深入走访。查阅资料。挖掘真相,为人们提供深度的真相。
比如著名调查记者朝格因,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最后形成报道《贩肾网络》,揭露了由地下医院、黑势力、黑中介、某些正规医院而形成的横跨大半个中国的器官贩卖网络;曾获年度记者奖的傅剑锋,以卧底的方式参加了番禹传销组织的数天活动,亲眼见证传销组织内部种种黑暗。
我们在感叹调查记者这一群体渐渐消失的同时,也为他们致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