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不知道从哪天起,宝宝开始有很多与人对话的尝试,尤其是清醒的时候。
今天跟朋友聊天的时候,她说她以前跟流浪猫聊天,其中一只送了只麻雀来,另外一只被虐待好几天不吃不喝,她聊完下地吃饭了。所以她推荐我多跟娃聊聊天。
我听了觉得神奇,好像猫也是通灵性的。另外也觉得这个主意甚好,反正是一种走心交流,不管娃听不听得懂,都聊着,没准儿还能开发娃的语言能力。
前两天跟娃说话逗她玩的时候她用眼睛盯着我看,好像都听懂了一样。不过接下来我打算聊得更日常些,少些逗的成分,多些交流的成分,把自己想说不想说的话都说出来,夸夸她,说说自己,描述下身边的环境,然后看看她喜欢听哪部分,后续再调整。好像是挺有趣的一件事呢。
2
老公十来天没见到宝宝,昨天晚上安抚她睡觉的时候有一些不适应,因为娃最近哭得比较厉害,睡眠也不踏实。他说是不是平常太依着她了,哭了就抱,所以慢慢形成了抱睡的习惯。
我好像能理解他的这种略带沮丧和烦躁的感受,十来天前宝宝晚上开始哭闹的时候我也是这感觉,还晾她哭过一阵,但第二天情况完全没好转,她哭得还更起劲了。后来我发现她变得敏感了一些,需要人在身边,对光照变化也很敏感,而她表达不适的方式就是哭。我就有很多的愧疚感,觉得之前粗暴的对待是因为我不了解她。再接着就投入了更多时间来跟宝宝拉锯战。熬过了这么多个晚上,我开始能够比较清楚娃的某一种哭声或者反应是什么需求,然后尽可能地满足她,不让她从小就感受很多不安全感。而她慢慢也找到了一种让自己比较舒适的方式,用小小的呜咽声提醒我她醒了,晚上睡眠时间开始增长,睡得更好一些了。
我没有去跟老公争论什么对错好坏,只是告诉他我观察到的宝宝的规律,让他试试这个试试那个。到了深夜,他跟宝宝的接触时间变长以后,好像整个人都变得柔软起来,跟宝宝的心理距离更近一些了。
由此我想到一个细节,白天的时候,我妈在房里抱娃,她看到阿姨过来了,就把娃给阿姨,自己打算去做点其他事。然后阿姨也有自己的事要做,就把娃塞给了老公,让他多抱抱。我妈见到以后又很条件反射地把娃抱过来,似乎是要帮老公抱娃。我就把娃重新塞给了老公,跟我妈说让他多抱抱。我以前不懂,觉得老妈这是剥夺我们为人父母的快乐啊。现在我懂了,其实是因为我妈带娃经验比较多,所以知道长时间抱娃的累,她很顺手地抱过娃,无非是想替我们分担这份累。我在每日带娃的过程中体会了这种累,也体会了被分担的幸福。只是她没想过,对于抱娃时间比较少的老公来说,抱娃不是一个苦差事,而是一段乐在其中的亲子时光。
我也常常对爸妈“宠”外孙的行为有些看不过,有时候会说几句,比如他们会让他这么小就看手机,他们放任他不吃饭。后来我想到,可能我没有经历过那个年龄段的娃的“难带”,所以在道义上是很容易政治正确的。但带娃一个多月的经历告诉我,有太多的“知道但是不能够”的现实,有时候无法追求完美,只能让自己和娃在不触碰底线的前提下尽量舒服。这个发现让我对父母也多了一份谅解,并打心眼里感谢他们对娃的喜欢和投入,也感谢他们曾经一把屎一把尿把我拉扯长大。
3
这两天有朋友找我帮忙做实验,我欣然应允帮忙,不过因为休产假,我需要把工作转交给同事帮忙组织,今天联系了同事,后续再跟她对接。昨天也有一个朋友找我,想要咨询作为亲戚面对表妹目前遇到的情感问题应该怎么帮忙,既能对表妹有帮助,又能经得住姑姑的询问。我因为昨天打疫苗太累,约了今天再联系。合作写论文的伙伴今天也问了我的进度,我们约好3月初要把稿件投出去的,我目前进度还有点慢。
Anyway,我工作的那扒内容好像这几天慢慢回来扰动我了。随着宝宝晚上睡眠慢慢规律起来,随着天气慢慢暖和起来,我逐渐有一些自己的时间,可以把自己之前一直在做的事情继续下去,并和外界有一些联系。总体进度很缓慢,我甚至有点小感冒,但开始了总胜过没开始。每天积累一点,到产假结束也能有不小的进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