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三十岁的时候,才第一次感受到生产力布局调整的触目惊心。年轻的时候,对未来的规划很是肤浅,也没什么决断力,最开心的就是超预期时对自己的满意;不开心的阶段是看不见出路时的放弃,想放弃与硬扛着,反复交替的不同结果,磨着磨着已人到中年。
15年前,全国铁路各个铁路分局,大张旗鼓进行了站段的生产力布局调整。站段指的是分局直属管辖的火车站和固定、移动设备管理的运营段。
火车站按等级分为特、一、二、三、四、五等站。车站按业务性质划分为客运站、货运站、客货运站。火车站的等级和地方政府的等级关系不算密切,比如西安火车站是特等客运站。
地市级车站一般是一等或二等站,比如陕西省的咸阳市和宝鸡市同为地市级,咸阳火车站是二等客货运站。宝鸡火车站则是一等客运站(早期为客货运站,现如今随着高铁站的崛起,降等为二等站),而同为地市级的榆林火车站在2012年以前还是三等站,后来默默升等为二等站。
管辖设备的“段”还有铁路检修、房建、生活后勤等单位。铁路设备分为固定设备和移动设备。线路、桥隧、信号、供电电力等称为固定设备,机车、车辆、动车组、自轮运转特种设备等称为移动设备。管理线路、桥隧的单位是工务段,管理信号设备的单位是电务段,管理牵引动力的机车是机务段,管理铁路供电电力系统的是供电段,管理动车所负责检修运用的是动车段。
在2004年以前,二等及其以上的车站为直属站,由铁路分局管理。二等以下的车站按一定区域,设置合理数量由车务段管理,隶属铁路分局管理。机务段、工务段、电务段、供电段等单位同样隶属铁路分局管辖。这些都是当时的铁路基层单位,级别为正科级或副处级。
刚进入2004年冬季,车务段与二等站开始合并,之后的合并潮在2004年下半年展开,电务段开始整合,供电段开始撤并,各个单位按照各自相近的管理属性合并同类项。2005年迎来了铁道部、铁路局、铁路分局、站段四级管理体系的扁平化改制,3月18日,铁道部宣布撤销铁路分局,组建18个铁路局。各个铁路局直管运输生产站段,至此,铁道部、铁路局、站段的管理架构延续至今。
经历2004年站段的合并,基层单位已大幅缩减,但受限于铁路局的结构变化,布局调整仍然没有结束,时任部长明确要求,各铁路分局原址机关暂时为过渡时期的办事处,办事处也要尽快消化。陕西省的安康铁路分局和西安铁路分局合并,人员大量融入西安。安康分局机关变成了办事处,一斑可以窥全豹,这里成了全国铁路变革时代的缩影。
2006年3月,铁路局管辖的站段调整到位之前的部分站段机关经历了几个月的分段机构,最终都成为了正科级的车间建制。由于站段的管辖区域扩大,异地车间的名词出现,异地车间的管理当时变为铁路安全生产的必须破解的管理难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