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培训的时候,陈冬冬老师说过,每一本绘本起码要读20遍以上。
于是,我就读啊读啊,每读一遍,心里就默数,这应是第X遍了吧。幸好绘本页数不多。
在这个绘本阅读的风潮中,我接触得较晚,阅读储备的也不多,所以在读的时候,总有一种水过鸭背的感觉。可能还是没能从文字阅读的习惯中改过来。
这几天,一边读《绘本有什么了不起》,一边和孩子进行亲子共读,虽然可能还不是那么好,却终于也没有那么糟了。
《绘本有什么了不起》还真的挺了不起的。
带着这本书提供的很多阅读技巧,我们读了《艺术大魔法》、《是谁吃了狒狒》、《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妈妈发火了》等等。我欣喜地发现,将从书里学到的阅读技巧,用到对绘本的解读和与孩子的共读中,却也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比如,读《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孩子学会了比较,能区别各种动物的不同便便,我们试着在读后做你说我猜的游戏,把动物们的“嗯嗯”的形状特点说出来,让孩子猜是哪一种动物的。孩子乐此不疲。
在比如,读《培生英语分级训练》这样的书,因为侧重英语单词学习,每本的页码很少,而且绘本展现的形式单一。过去,我可能还停留在英语学习死记硬背的套路中,但自从接触了绘本学习,我慢慢地发现,就连这样简单的英文绘本阅读也是可以找到有趣的读法的。引导孩子注意细节,用文字将图画串联起来,再交叉使用英文单词,孩子们竟也不再像过去对英语那么反感,甚至还主动要求要学英语。这样的改变真的是令我十分意外。
可以说,无论是对我,还是对孩子,《绘本有什么了不起》这本书都给我和我的孩子带来了改变,像是为我们“打开了绘本之眼,开启了绘本之门”。尤其是作者在书里罗列到很多书目,也大大激发了阅读兴趣,很想讲书里提到的书目读一读。
第三单元的《绘本阅读练功坊》是对前面两个单元的总结,它教我们将前面两个单元谈到理念与技巧进行实践,实用性和操作性都十分强,这正是本书的特点。
读书百遍,其实不仅是对绘本,对所有优秀的阅读工具书也应该是一样的,而且不仅只是读,还要多使用,反复揣摩、举一反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