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原本是犹太人的家神,自耶稣之后,历时几个世纪,变成整个西方世界崇拜的唯一真神。
自耶稣死后,直到中世纪结束,西方哲学也渐渐转入单一的神学研究。在这长达1400年的历史里,前400年,是基督教的征服期,在哲学上,称为教父时期,这一时期,早期基督教义与古希腊哲学不断融合,最终产生了圣奥古斯丁的神学体系;后1000年,是基督教一统天下的中世纪,在哲学上,称为经院哲学期,这一时期,主要的哲学思想都来自宗教,主要的哲学家都是僧侣。哲学核心就是神学,Theology。
如果还记得前面说过的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神学是形而上学的一部分,是一切与第一因、最终真理相关的研究。现代人提到神学,则是泛指一切对神或上帝的研究和学说,但如果不特殊说明,往往是特指基督教派神学。
它研究:
- 上帝是什么,包括三位一体的论证;
- 人在上帝所创的世界里的位置;
- 人与上帝之间的媒介即教士、僧侣、教会、教廷等的作用;
- 世俗统治与教廷的关系;
- 信仰、启示、理性之间的关系,也就是人类知识的来源问题;
- 恶的本质或来源;
- 自由意志是否存在以及谁能得拯救的问题;
- 实在论与唯名论;
教父时代的集大成者、也是基督神学的主要奠基人,圣奥古斯丁,把神学定义为“reasoning or discussion concerning the Deity”,即“与神相关的理性推理和讨论”。
这是一个相当有意思的定义。理性和逻辑推理是西方哲学和西方文化重要的基础。基督教僧侣一直非常用心地尝试用理性来解释信仰问题,虽然你可以用一些现实的好处吸引普罗大众入教,但那些重量级人物,尤其是有学识有信仰的人,想让他们投入基督门下,你就得讲出具体道理来:为什么存在上帝?为什么基督教的上帝是唯一真神?为什么人有原罪?为什么只有上帝才能救赎人的罪恶?等等等等。
应该说,直到文艺复兴之前,神学的尝试都是相当成功的,直到近现代科学出现。
现代神学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上帝真的存在吗?这个颠覆基础的问题,很难得到一个理性的回答。我在Quora的神学主题下潜水很久,一直没有看到一个符合现实逻辑的回答。最常见的回答是:
- 圣经说的;
- 如果上帝不存在,圣经是谁写的?
- 看看你周围神奇美好的世界,你怎么还会怀疑上帝的存在呢?
- 上帝明明存在于信教者的头脑里,怎么会不存在?
- 我曾经有过blablabla的经历,证明上帝是存在的;
- 如果没有上帝,宇宙是怎么来的?只有上帝能从无中造出世界;
- 可你也没办法证明上帝不存在呀;
现代人回看公元纪年之后直到中世纪结束的神学研究,会发现太多基础假设的漏洞,因此,造成整个体系在理性质疑下的崩塌。当然,这不能怪僧侣们太笨,毕竟他们并没有现代科学的武装。建立在大量类似“大石头比小石头下落速度快”这样错误的大前提下,再合乎“逻辑”的推理都不可能得出正确结论。
事实上,正是僧侣们的理性尝试,使西方思维的逻辑链越来越清晰、严谨,最终催生了现代科学。虽然理性本身对信仰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其实到了十二世纪,经院学派已经意识到了信仰与理性之间不可调合的矛盾,并提出“理性不能理解的也该相信”,甚至认为“逻辑是所有异端邪说的来源”。
因此,关于上帝是不是真的存在这种理性问题,我认可的最理性的答案是:理性逻辑并不适用于信仰。信仰就是不管你能不能理解它,不管它合不合逻辑,你都相信它。因为说到底,信仰是一种精神和心理的慰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