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史书记载,西汉大臣石奋“不通文学”,也不善言词。他的教育方法很特别,也很成功,最终自己和四个儿子都做到了食禄二千石的朝廷重臣。由于石奋父子五人的俸禄加起来正好一万石,所以汉景帝形象地称他为“万石君”。
“万石君”有一个所有教育家都没用过的教育方法,就是孩子犯错的时候,他不打也不骂,只是一个人离开正室坐到厢房中,对着桌子不吃饭,于是其他的孩子就纷纷责备那个有错误的人,直到本人裸露上身向他认错,并表示坚决改正(严重的还要通过请族中长辈帮忙求情),石奋才肯作罢。有一次,担任内史的石庆(“万石君”的第四个儿子)酒醉归来,进入里门时没有下车。万石君听到这件事后不肯吃饭。石庆恐惧,袒露上身请求恕罪,万石君仍不允许。全族的人和哥哥石建也袒露上身请求恕罪,万石君责备挖苦石庆说:“内史是尊贵的人,进入里门时,里中的父老都急忙回避,而内史坐在车中依然故我,不知约束自己,本是应该的嘛!”说完就喝令石庆走开。从此以后,石庆和石家的弟兄们进入里门时,都下车快步走回家。
当然,言教不如身教,如果换了别人,再特殊的教育方法,也不会有什么作用。“万石君”的教育方法之所以成功,主要是他以身作则,给孩子们树立了榜样,平时孩子们就十分敬佩自己的父亲,爱护自己的父亲,所以当父亲不吃饭的时候,他们才会紧张、愧疚,并诚心认错、认真改错。
“万石君”虽然“不通文学”,但却“恭谨无与比”(《资治通鉴·汉纪九》)。他的子孙辈做小吏,回家看望他,“万石君”从不直呼他们的名字,并坚持穿上朝服接见他们。已成年的子孙在身边时,即使是闲居在家,他也一定要穿戴整齐,显示出严肃整齐的样子。皇帝有时赏赐食物送到他家,必定叩头跪拜之后才弯腰低头去吃,如在皇帝面前一样。他办理丧事时,非常悲哀伤悼。汉景帝末年,每当朝廷举行盛大典礼朝令时,已经告老回家的“万石君”都要参加。经过皇宫门楼时,“万石君”一定会下车急走,表示恭敬;见到皇帝的车驾,他也一定会手扶在车轼上表示致意。子孙后代遵从他的教诲,也像他那样去做。万石君一家因孝顺谨慎闻名于各郡县和各诸侯国,即使齐鲁二地品行朴实的儒生们,也都认为自己不如他们。
正因如此,建元二年(前139),郎中令王臧因为推崇儒学获罪。皇太后认为儒生言语大多文饰浮夸而不够朴实,而“万石君”一家不善夸夸其谈而能身体力行,所以就让“万石君”的大儿子石建做了郎中令,小儿子石庆做了内史。其他儿子也都做了享受俸禄二千石的“朝廷命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