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定陵,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大峪山东麓,是明朝第十三位皇帝神宗朱翊钧及其孝端皇后、孝靖皇后的合葬陵。始建于万历十二年(1584年),历时6年建成。
1956年5月至1958年7月对明定陵进行了考古发掘,是迄今唯一一座经过发掘的明代帝王陵。
明定陵地面建筑的总布局,呈前方后圆形,含有中国古代哲学观念“天圆地方”象征意义。明定陵成为十三陵中最大的三座陵园之一。
它的地面建筑共占18万平方米,前有宽阔院落三进,后有高大宝城一座。陵正门前方是三卒汉白玉石桥。过了桥是高大的碑亭。亭周围有祠祭暑、宰牲亭、明定陵监等建筑物300余间。再往后就是陵园最外面的围墙——外罗城。
外罗城拥有一个歇山顶式大门,位于陵区的石桥和碑亭之后,形高体大,作为整个陵宫的入口,成为第一道大门,黄瓦覆顶,朱红大门,另外设有三道券门。在外罗城内有一片空地,左侧建有神厨三间,右侧建有神库三间,分别作为朱翊钧死后继续享受帝王之福。
外罗城内,偏后部位为宝城。其平面接近标准圆形,直径约230米,宝城墙的垛口均采用打磨平整的大块花拌石垒砌。内环砖砌宇墙,宇墙与垛口之间为铺砖马道。宝城墙的前部设有城台,城台下承石刻须弥座,上建重檐歇山顶式的明楼。明楼的建造极为考究,不仅楼内采用砖券顶,无木构梁架,而且上下两层檐的檐榫篆、飞子、望板、斗拱、额枋、也全部用巨石雕刻拼砌而成,其上油饰油漆彩画,酷似木构建筑,然实无片木寸板。
宝城之前,在外罗城内设有三进方形的院落。
第一进院落,前设单檐歇山顶式陵门一座,制如外罗城门,为陵寝第二座门,又称重门。其左右各设随墙式掖门一道。院落之内无建筑设施,院落之前左侧建有神厨三间,右侧建有神库三间。
第二进院落,前墙之间设祾恩门。其制面阔五间,进深二间,下呈一层须弥座台基,台基之上龙凤望柱头式的石栏杆,及大小螭首设置齐备。前后还各设有三出踏垛式台阶。
第三进院落,前墙间建有陵园最主要的殿宇——祾恩殿。其形制为重檐顶,面阔七间,进深五间,下承须弥座式台基一层,围栏雕饰同祾恩门。台基前部出有月台,月台前设有三出踏垛式台阶,左右各设一出,其中,后面一出踏垛及月台前中间一出踏垛设有御路石雕。
院内沿中轴线设有两柱牌楼门一座,石几筵一套。牌楼门的两柱作出头式,白石雕成、截面为方形,顶部雕坐龙,前后戗以石抱鼓。石几筵,由石供案和石供器组成。石供案作须弥座式,石供器由香炉、烛台、花瓶、组成。
地宫是明定陵的主要部分,深27米,由前、中、后、左、右、5个厅组成,建筑面积1195平方米。
其中左、右配殿是相对称的两个殿,中间各自有一个用汉白玉垒砌的棺床,两配殿有甬道与中殿相通。中殿内有3个汉白玉石座,并摆放皇帝和皇后的五供和长明灯。
后殿是地宫内最大的一个殿,殿内棺床正中央放置有万历皇帝和两位皇后棺椁。棺椁周围放置有玉料、梅瓶及装满殉葬品的红漆木箱。
皇后凤冠有三龙两凤冠、六龙三凤冠、九龙九凤冠、十二龙九凤冠。其中六龙三凤冠上六条龙均由金丝编织而成,栩栩如生,三只用翠鸟羽毛粘贴的凤居下。龙、凤口衔珠宝,在由珍珠宝石缀编的牡丹花、如意云、花树之间穿行。
凤冠后的六扇博鬓左右分开,珠光宝气,极其奢华,其上共装饰红、蓝宝石128块,各种珍珠多达5400余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