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篇文章:「写作」-1.0 为什么你应该马上开始写作
介绍了三种写作好处
本篇文章着力于介绍:通过五个问题,写出一篇好的传播性文章。
- 第一问:最近有什么特别想分享的新概念或者观点?
好的写作都是从一个非常想分享的东西开始,比如一个新的想法,新颖的观点,或者新学的一个很酷的概念
首先你需要将你的想法用一句凝练的话总结出来。比如成甲在15分钟就说完一本书,他分享到:“我说书从来不按照书的目录,而是找到这本书的核心观点”
这么做的道理就是:一本书就像书名一样,以一个核心的观点展开的,其他部分多半在铺垫,或者论证这个核心观点。
写作也是这个道理,找到了自己想说的核心观点,剩下的就是怎么解释和证明了
- 第二问:这个观点有什么与众不同,给你带来了什么影响?
通过这个问题其实就是强调这个观点的重要性。
这个过程跟买东西的时候有些许相似,比如:
-
你说这个观点是哪个名人说的,最好还有个吊炸天的名字·····(总之就是最吸引人的地方),潜台词:“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
通过这个观点概念,会成功赢取白富美,走向人生的巅峰····(摆出好处),潜台词“灵丹妙药,包治百病~”
-
抓住大多数人的痛点,这个概念想法,解决什么困难和问题···,潜台词“不买是你吃亏~”
这一步听起来像是诈骗,但实际上就是强调你的观点。让人眼前一亮
- 第三问:新的观点有哪些难以理解的地方,怎么用众所周知的观点去解释它?
这一步就是对核心观点进行拆解,再拆解
一个核心观点,往往需要多个子观点进行理论支撑
所以接下来就是用中多子观点解释核心观点,而子观点的数量最好不要超过三个,否则会让文章变得烧脑,不利于阅读。
解释好一个观点,最常用的无非就是:举例和类比
举例子就是列举生活中熟知的案例,做类比就是运用人们熟悉的概念,来解释观点。
这样做就是为了让新的知识和过去的记忆产生链接
为什么说让知识变成知识结晶,记忆力会变强?
(做类比)
铅笔芯的石墨和坚硬的钻石都是碳原子组成,但是铅笔无比脆弱,而钻石无比坚硬。
这是因为钻石的碳原子之间形成了非常稳定的晶体结构,使得钻石成为自然界已知最坚硬的物质。
我们可以发现:钻石的坚硬,来源于它的结构。
知识也是一样——如果知识点之间能够像晶体一样,在知识点之间形成稳定的架构。知识就形成一种‘知识晶体’
(举例子)
星座就是个特别典型的知识晶体。漫天的星星谁都记不住,古人用自己想象力把这些相距数千光年的星星连接起来,形成晶体(整合知识),然后给晶体赋予美好的故事(形象化呈现)。
- 第四问:如果接受这个观点,需要怎么做?
当文章对概念解释的足够清晰,吸引了读者想要去实践,该怎么做?
读者怎么在生活中运用知识结晶的方法?
1.大量看模型
2.自己尝试模仿
费曼技巧转述时,也可以自己尝试画一遍,看看和原来的架构有什么区别,找到差距再调整。
时间一长,你脑子里的模块足够多,知识自动就按照模型存放了。
3.强迫自己写本书
这个是高阶用法——每当我需要研究点什么,我先假想自己要出一本书,然后先列我自己作为初学者的所有问题,然后按照逻辑给这些问题编成一个目录。
我对这个领域一无所知,但是知识结构却已搭好,只等散装知识来吸附了
- 第五问:你更深层次的观点是什么?
最后一步,是最重要的。
作者写这篇文章,不仅仅是表达一个核心观点,一定有一些内在的东西,有想传播的内容。
中国人写文章往往含糊、含蓄、引而不发,但这仅仅对于高手。
作为新手,还是需要清晰的表达出来——可能是一个建议或者倡议,也可能是一个请求······
(其实大多数的人写文章都是,只有知识点,而缺乏观点。
但是在这个互联网的时代,很多知识都能在网上找到,人们并不需要你来充当知识的搬运工,更期待的是你的观点。
所以,在写文章上,固执的偏见往往比平庸的和稀泥好。)
- 写完文章后还要:三改
- 改“信”——改掉用此错误,还有一些词不达意。为的是准确表达作者意思
- 改“达”——等过段时间,以读者的视角来阅读自己的文章,或者吸收评论意见。(有些地方可能有些赘述,有些地方可能说的不够具体。)为的是完整传达文章思想
- 改“雅”——给文章排版加粗、给词语润色,调整文章情绪点,还可以给文章配上图片。为的是更高级的表达文章意思
“信 达 雅”也是严复在《天演论》中提出的翻译标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