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笑来写作课《不要神话写作能力》
学到第四天,我在想,假如是我来带大家拆解学习,我会怎么做。
首先,这段话主要讲了些什么内容,从结构、内容上和前文的内容有何关系,为什么这么写。
然后,模仿妮妮姐的发问,让自己感受最深的一句话/一个观点是什么。由这个观点想到什么。
接着具体展开,想一想为什么这么写,生活、学习中是不是遇到了同样的问题。
最后,总结一下学到的内容。在联机的头脑风暴中,收获最重要的是哪个点。
结构框架出来了,但联机学习时,还是发现思考维度的不同。优秀的人是提问高手,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就能带你打开一个新的世界。
01.这段内容讲了什么。
1.写作是成年人必备必要的基础能力,不要觉得会写作就很了不起。[前面说写作很重要,现在又说写作也没什么厉害的,为什么这么写]
2.不要和别人做比较。非要比较的话和昨天的自己做对比。[为什么这么说?比较到底是不是一个好事情?]
3.把关注点放在思考的习惯,思考的能力和思考的质量上。思考的质量,最终决定生活质量。[如何关注思考的质量?如何锻炼思考能力?]
02.感受最深的点之一
写作不过是自认为受过教育的成年人,必须必要的技能而已。
而已,二字说明,写作也没什么好特别看中的。
但前文,却用了3节的内容来说明“写作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写作可以让自己财富自由、提升思考能力、不会写作吃了亏都无从诉苦。
①但是为什么第4节又讲不要“神话”写作能力,让你不要太重视呢?
皙若说:是冲突,昨天还在说冲突,今天又制造了冲突。
是的,李笑来老师真的很会用冲突吸引人,一环套一环。
百科全书晋辉说:能力都有适用边界,不要会用锤子了,看到什么都是钉子。
穆远博说:凡事有个度,重视有必要,但过火了就乱了方寸。
妮妮姐问:“会不会有这样的情况,老师说写作重要,但学生反驳,为什么我学了写作,还是不够牛”
这个提问,感觉思维一下子被拔高了。
学生对老师的话进行了“神话效果”,他认为会写作=很牛,但老师并没有这个意思。
②学生的行为反映了什么?
1.他对自己不负责。把学习的主体交给了老师而非自己,因为老师说写作重要,他才学,而不是他意识到写作重要自己要学。所以学出的结果也可想而知了。
2.思维局限。他神话了自己的能力和预期,以为做了一件事,会了一个能力,自己就应该很牛逼了。但事实上,会一个能力,和精通还差很远,更何况他还高估了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执行能力。没有意识到天外有天,知识无涯。
3.自我降低预期,把握平衡。他自己没有因为学会了写作而变得与众不同,所以主动降低期望“学会写作不是什么特别大的能力”,不要过度重视。
③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事,一会儿说重要,一会儿又说不重要。[人、事、物、时、方法]
学历。清华北大很牛,但考不上也没什么。学历≠能力。
房子。买房很厉害,没房租一个,还可以想住哪里住哪里。
规则。明确原则很必要,但偶尔也因特殊情况破格录用、不遵守交通等。
方法。学习方法很重要,学习工具很重要,但也不一定只用你的方法、或者只学思维导图……
这个一会儿重要一会不重要说明了什么?
重要与否,是主观的想法,要在意自己的想法,但也不要太在意自己的想法。
03.感受最深的点二
不要有人文相轻的臭毛病。不要和别人做对比,非要比较就和过去的自己作对比。
①为什么人会做比较?
做对比会有一个参照物,知道自己在什么水平上。
对比是你的大脑自然产生的,还是客观被动别人拉你做比较的?
两块木头会相互比较吗?不会,但是人会把他们做对比。所以同理,人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来自于主观意识,比较也是人的大脑产物。
②生活中遇到过这样的比较场景吗?
比如,在同一个社群学习,有些人不停地发言,而有人在潜水。你会和谁比较,和大咖比谁的发言更精彩?还是和潜水的人比,我比他还多发言了几句。
上学的时候家长有没有拿你和别人家的孩子做对比,你自己呢?
工作中,是不是和别人比赚钱多少。是不是还会比身材、穿着……
③对比是不是一件好事?
人的大脑,无时无刻不在主观的对比着。
为什么对比,见贤思齐;害怕自己落后、被别人嘲笑。
比较的目的是什么?让自己进步,还是自我打击。还是看看位置,随大流就好。
不对比就不知道自己处在什么位置上,那就没有前进的动力。
一味的与优秀的人对比又会觉得自己很矬,然后丧失自信心。
该怎么办呢?和自己对比,今天的自己是不是比昨天多思考了一点,比昨天多做了一点工作,有没有进步,距离理想的目标还有多少。
如何应对外界,和自己自发的对比。
妮妮姐:2018年我的微信签名只有一个字[yes]接纳。
接纳别人比自己优秀,
接纳自己做的不好。
接纳自己想要成长。接纳自己进步的速度。
接纳,身体才不会抵触。你才能够真正,去发现,自己需要关注的点是什么。
接纳会不会有反作用?
有的人因为接纳自己的现状而变得平庸不上进。所以接纳也是有个程度,有适用边界的。
04.感受最深的点三
把关注点放在思考的习惯,思考的能力和思考的质量上。思考的质量,最终决定生活质量。
思考质量为什么重要?
李笑来老师在一开始就向我们讲解写作,最关键的点在于思考。
能够精彩的思考,才能够精彩的输出。
如何关注思考的质量?
正向拆解,反向还原。
不抽象,我们无法深入思考;
不还原,我们就看不到本来面目。
学习结构思考力时,就发现拆解和还原这两个非常重要的能力。
先拆解,这篇文章到底写了什么内容?它的结构是什么样的?
再还原。如何把这个结构运用到这篇文章中?
如何锻炼思考能力?
刻意练习。不管是思考能力还是其他技能都需要通过刻意练习才能够提升。
晋辉老师分享了富兰克林的写作方法。
①寻找对标榜样。《观察者》高水准文章
②找差距。记录原文关键点,用自己的语言重述。对比原文看差距。
③设计专项训练。词句、框架、思路。[保证目标、专注、反馈]
④举一反三,应用到其他方面。先进行词句训练,生效后,用同样的方法,训练框架和思路。
写作中的刻意练习
富兰克林是怎么做的?他找到一本杂志《观察者》里面有许多高水准的文章,比如,他想提升自己的遣词用句:首先选出自己喜欢的文章,用简单的关键词记录关于文章的大纲,过几天忘记原文之后,根据这些关键词大纲,用自己的话再写一遍。然后把自己写的文章跟原文对比。发现是词汇量太少,他想了个办法提升自己的词汇量,写诗,英文诗讲究声韵,他就必须想出大量的词汇。其次,把散文改成诗歌,过段时间又把诗歌改成散文,通过这种方式累积大量词汇。你不会用到自己想不起来的词汇,所以,词汇量大增。这种方法也是可以做到可迁移,举一反三之后,他又训练了自己的写作架构和逻辑能力。还是记录简单的大纲,忘记之后,按自己觉得合理的顺序来排列,再跟原文做对比,分析作者思路跟自己思路之间的差异。富兰克林没有钱请写作老师,但这种方法符合刻意练习的逻辑,起到异曲同工的作用。
这种对标式学习的方法真的是进步最快的。
你觉得呢?
欢迎一起联机学习,思维交流:vx 1391374255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