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孩子,未来面对的将是一个全新的智能化的时代。
培养孩子什么能力,能更好的让孩子应对他们的未来,更好的与AI和谐共处?这是现在我开家长课,被问到最多的问题之一。
我的回答一定是:创新创造能力!有深度思考,有情绪价值的东西,才能更加吸引人。
![](https://img.haomeiwen.com/i3163962/52177f53095c58fe.jpg)
而一提到创新,一说到灵感,大家是不是觉得那是稍瞬即逝的瞬间,是突然获得的东西,不好把握啊?
那今天这本书《逻辑创新思维法》的作者就想告诉大家,创新是可以习得的,是有方法论的,是可以通过逻辑,一步步分析出来的。
哇,这个观点听着听让我们振奋吧,那就一起来学学。
如何做呢?作者给了包括:3个一级方法、12个二级方法,以及95个三级方法,为想要学习创新的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工具和指南。
今天重点和大家分享,3个一级方法。
第一,内生法。即通过调整或重组来创造出新的方案。
比如,坐飞机系安全带经常会拉错邻座的,怎么办呢?东方航空就把中间的座位安全带颜色和两侧的做了区别,就不容易再拉错。
![](https://img.haomeiwen.com/i3163962/ca50f7d6fc7cbf89.png)
第二,替代法。即把现有方案拆看,看看哪个元素、环节可以替换,实现创新。
比如,传统的闹铃变成可触动的手环,这样让听力有障碍的朋友,以及一家人不是同一时间起床怕相互影响的情景,就得到解决。
第三,组合法。即把两个到多个方案拆解开,重新形成新的方案。
比如,固体胶棒,就是把传统的胶水和口红的形式,做了结合,形成了这个很好用的,一拧就有胶,还不会弄的一手。
这三种创新的方法,作为家长的我们,在平时陪伴孩子的时候,都可以和孩子练习起来,就当亲子游戏。
比如收拾屋子,一起想想,怎么做可以更加快速还整洁?
再比如,走在户外,可以和孩子一起,看看市政的建设有没有更好的设计?
通过这样不断练习,孩子的前额叶皮层会得到非常好的锻炼,他们的创造力以及深度思考的能力一定会被训练出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