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读完刘媛媛的《曾经最努力的我》,引发了自己不少的共鸣。她在高中时期的那股狠劲儿,可以到每天的作息和饮食,甚至连交际都选择屏蔽,因为在她看来需要把时间放在更重要的地方上。其中,有一个片段是描述她买书付完钱被老板冤枉,毅然选择再付一次,仅仅觉得争执需要消耗时间。
关于时间的重要性的名言警句不在少数,能让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鲁迅先生的那句“时间像海绵里的水,挤挤总是有的”,还有小时候朗朗上口的“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在读书时期,争分夺秒的日子占了大多数,中考,高考,或者是考研等,为了心中的那一抹信念,选择死撑下去。
我自认为自己不是一个聪明的人,学习优秀靠的是一成不变的努力。在初三那年,为了能够考上县城的中学,我选择转去一所私立中学。刚到那,一切都是陌生的,不太友好的室友,很有激情的班主任,温柔的物理老师,从军训开始,就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印象。炎炎夏日,膝盖被火炉烫伤的我一瘸一拐地向教官申请参加军训,遭到了教官的无情拒绝,当着几百号人的面,表扬我很坚强,意志坚定,以此拉开了初三的帷幕。
在之前的学校,我一直是全校前三,班级第一,但到了这,发现棋逢对手,全班第三十名的分数让我的心一下子就跌倒了低谷。我是个不服输的女孩子,天生的那股韧劲儿让我勇往直前,这一次也不例外。于是,我就成了班上开灯关灯的人,平时走路带风,从来不敢慢吞吞,吃饭的时间只要两分钟。
那一年,每一天都是最努力的,没有办法去衡量哪一天更努力,整整齐齐的笔记,红蓝黑三色的试卷,翻烂了的小册子,现在回忆起来,仍能看到那个为了中考拼尽全力的自己。究竟有多努力,才能将物理从50分提到90多?考完,我就觉得自己一定能上,事实也是如此,上了重点中学。
与其他人不同的是,我有两次高考,第一次是因为种种原因,落榜了,第二次是涅槃重生,从三本到了一本。在总分提高八十多分的背后,是日复一日的坚持。走进复读班的第一天,我就告诉自己,一定要上一本。我每天坚持在第一节晚自习整理笔记,在早上吃着出锅速度最快的拌面,在上午下课后三十分钟再去吃午饭,在下午上课前二十分钟去宿舍午睡十五分钟,在吃完晚饭后坐在旗台下背生物。那一年,我放弃了所有的社交,没有交一个朋友,因为我知道,在我心中,什么是最重要的。
从同学们的话中,感受到了自己的奇怪,不和人说话,不出去玩,也不看剧,就像是个小透明,眼里只有学习。不管是放假还是双休,我都会回学校上自习,踏踏实实地做好每道题。每次的考试,都是高考。有一次月考中,成绩掉到了全班二十几名,当时在跑操,周围的同学都在安慰我,让我别太在意,我一边说着没事,一边哭着离开,脑海里一直回响着那句“没有伞的孩子只能奔跑”。事后得知,是因为自己的作文分数没有加上,加上以后还是班级前三,那一刻,我觉得所有的事情都值了,每一分努力都算数。
去大学的第一天,爸爸和我说去了大学以后要好好读书,不要忘记那个努力的自己。认识我的人,对我的印象是总是很忙,遇见的时候总是在路上奔跑,找人的时候永远在图书馆。兼顾社团活动,做好班级事务,学好专业课,处理与同学之间的关系,这些事情蜂拥而上,我一下子没办法应对,只能够硬着头皮上。
熬夜到两三点是常态,室友们只有晚上才能看见我的时间持续了三年,吃饭时只有几分钟,在路上的状态永远是小跑,我看过学校的每个时间点的模样。凌晨一点,凌晨两点,凌晨三点,凌晨四点,凌晨五点,这些日子,我都一一见证。努力到被老师劝着去医院,被同学劝着要休息,地铁上,公交车上,大巴上,的士上,课桌上,小树林里,操场跑道上,每个角落都有我努力的身影,可以说是努力到感动自己了吧。虽然屡受挫折,但是依旧阻挡不了我想向上的心。
我一直把自己看做一颗会开花的小草,有着“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旺盛生命力,还有着向阳而生信念,始终觉得自己会“你若盛开,清风自来”。一路走来跌跌撞撞,我也曾放弃过,犹豫过,还有过挣扎,但是我并不后悔选择以努力的姿态去度过我的人生。放弃的理由只有一个我不想,但是坚持下去的理由有着千千万万,我想对我的梦想说,为你,千千万万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