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一代咨询行业从业人员都秉持这样一种价值观:咨询首先是一种专业(profession),其次才是一个生意(business)。如果咨询的“专业”特质还没被技术和时代所颠覆,那就说明其生意的底盘还没被破坏。
波士顿咨询创始人布鲁斯•亨德森(Bruce Henderson)早年创立公司时的文章《给新人的建议》,亨德森先生教导咨询顾问的工作使命如下:
明确客户最重要的问题;
- 通过研究问题,说服客户解决问题;
- 组织一个专门的团队,组织协调它的工作;
- 理解吸收客户的观点和成果,充分利用客户所在公司的人力资源;
- 充分运用团队的概念意识;
- 将自己的发现成功传递给客户,并见证他们实践自己的发现;
- 明确接下来还会出现的问题,维持好同客户之间的关系;
完全满足客户提出的要求; - 在客户或自己规定的时间和预算框架下,充分做好每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
上述咨询顾问的工作描述体现了一个咨询项目的程序,我把这个程序分为四个阶段:
建立假设:即定义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靶子”
搜集数据:基于假设的概念,数据是通向解决方案的无可争议的事实
建模分析:从证据(数据)到结果(解决问题)的解题逻辑
叙述故事:解决方案要以客户(通常是企业最高决策者)能听懂的方式来叙述、呈现,并且确认其理解之、执行之。
![](https://img.haomeiwen.com/i20116229/70650022876b06f1.png)
而这四个步骤,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其中“建立假设”和“叙述故事”强调直觉、感性,而“搜集数据”和“建模分析”强调事实、逻辑,相当于思维的左脑和右脑,创造客户价值的咨询公司,需要同时调动左脑和右脑的全脑思维。
克里斯滕森教授对于在位者咨询公司受到颠覆威胁的几个主要判断,包括专家资源普及,数据可得性提高,分析技术效率提升等,的确改变了上图的右边部分的操作模式,然而对于左边部分,基本没有影响,具有高度的职业精神、富有对人性的同理心和洞察力的咨询顾问在目前还是不可替代的。
不过,我认为职业精神、同理心、洞察力等等顾问特质,都是人的天性,既然不可被替代,也是很难被快速灌输和复制的,只有通过师徒式培养,这也是咨询公司合伙制的重要性——顾问在实践中,通过自我修行和组织选择的双向措施被打造出来。
不过,咨询公司快速扩张也不一定是好事,要保证卓越的交付质量,合格的顾问和合伙人的数量是最大的瓶颈,必须依靠“专业而非生意”的价值观传承;合伙人要把客户利益和团队发展放在商业利益之上,这在金钱至上的当代社会里,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咨询圈 学习笔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