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稀记得幼时印象里有个大白药片,应该是安乃近吧。吃药诚然是个辛苦活,好在还是吃半片的。药片中间有道浅浅的分界线,明显区分,利于掰开,这是对于未成年人来说的剂量。
良药苦口利于病,好像是苦不堪言的,可能效果绝佳,称得上药到病除的。
再后来就看不到安乃近了,据说副作用太大,禁产禁售。不过各种各样的感冒药如雨后春笋,喷涌而出,价格也一路高涨,据传新瓶装旧药也大行其道。
有时候在学校感冒了,有身高马大的同学颇不以为然道:跟着他到操场跑几圈,出出汗就好了。究其原因还是体质不同吧。
不过,有一种最普通不过的民间土方经久流传,长盛不衰。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印象,只知道略有感冒症状时,母亲就会熬制姜汤,嘱咐趁热喝下满满一大碗,尽管同样难以下咽,然后裹紧被子,发汗,貌似也能取得不错的效果。
其实,鲁西南所谓的姜汤,正确的说法是姜糖水,生姜加红糖熬制而成,相信也是很多地方都有的。
近年来,偶有不适,甚至自感鼻腔似乎冒火,热气逼人,立即让妻子熬制姜汤,可谓捏着鼻子喝下,马上感到汗如泉涌,通体舒泰,裹紧被子,静待汗流浃背,如此操作之后神清气爽,宛如神功在身,脱胎换骨。
其实有时候也想让孩子试试,无奈汤是好汤,又甜又辣,辣到嗓子眼无法下咽,喝不下姜汤,自然不能体会到发汗之妙。
有时也会莫名想起,是不是在这寒冬腊月里,时不时喝上一碗姜汤也会有一定预防作用。
姜本辛辣,助阳;红糖甘甜,温润,二者结合必有一定的中医学原理。放到现在,相信也会有不少微词。这当然不是锁了又锁的原因。
还是改了又改,坚持又发了出来。什么人嘛,怎么这么犟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