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起自己小时候,一直都是不担当的,从来没有为过什么挺身而出,竟都想不起来自己有什么值得表扬的地方,除了听话不惹事。
长大后总不能理解当年为何如此的懦弱和胆怯,被打一顿又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我应该就是父母和老师眼中的老实学生,不调皮也不优秀,一个再普通也不为过的孩子,在家听父母的话,在学校听老师的话,遇到校园恶霸会害怕,会退缩,生怕惹上任何一件事,也怕给父母带来负担,听话是唯一的准则,过于害怕和过于的顺从让我过于的自我保护,也就谈不上养成什么出人意外的特性,一切都是平淡的,成绩的好坏跟性格的关系倒没有思维来得直接,而一个怯弱的性格固然会影响思维的扩散,倒不是去埋怨些什么,只不过是回顾自己一路怎么就变成了现在这般的模样,有时候挺讨厌自己的优柔寡断,尤其是长大后脾气愈发的起伏不定,即便大多时候都是好的,但当面临着紧急情况或是没有思考时间的下意识反应,总觉得那样的自己是不对的,这不就是所谓的性格缺陷,而这样的性格缺陷正是自小一点点累积起来逐渐塑造成了现在的一些思维模式和行为态度。
对父母而言,一个听话懂事的孩子自然是省心的,可对一个孩子来说,不得不说确实影响了性格的养成,听话之外有没有自己的坚持和原则,还是只为了听话而不去看看自己内心想要做什么。那些老师眼中的好孩子和同学眼中的好孩子总会有区别,一致认同的优秀才是真正的优秀。还有那些所谓的内向孩子一定是在环境下养成的,平白无故不会轻易的划分出内向和外向,总有一句话、一个人或一件事对孩子的心灵造成了冲击,让他还未完整的建立起自己认知的时候就被另一种已经成熟了的认知灌输进了脑海,听话习惯了会一帆风顺的长大,这样没什么不好,有些还求之不得。只不过一帆风顺的长大后,会遇到很多方面的挣扎,就像我现在,儿时的性格养成总会长时间影响一个人做出任何决定,没有足够的勇气和担当去规划什么,不正是想着听话就好了,只不过现在突然所有人都听自己的话,自然有些不习惯,也不敢轻易的做决定,不犯错也就成了唯一的准则,那些特立独行勇往直前的精神是缺少的,顾忌多了总会影响判断。
包括对朋友的概念和理解,不要惹事、要听话、要和同学处好关系……这样的话一直遵守着,所以也就和所有的同学都维持着这样距离的关系,走得再近些也是出于客观的因素而不是主观上认同了一个朋友,想想这样应该也是对的,和大多数人关系都是融洽的不正是父母老师和自己都想要的,可这样的万金油也得不到那种“轰轰烈烈”的友情,或许是故事性的场景看多了,总觉得应该经过些考验,觉得有些关系是需要挣脱一些传统上的理解,都平平淡淡得相处哪谈得上真心的相处,只不过是为了相处而相处罢了。
换个角度,为了写作而写作,不也是写作,这样来看,那种最平常的相处倒是最合适的方法了。有些理解都是建立在自我认知的水平上,没有通过阅读不断打磨很难建立起完善的思路,对于那些积极向上不断求进的人来说,学无止境,而那些是为了不让人失望而努力的人,学无止境的过程总会心生怯意,会想退缩,会摇摆,我们大都属于后者,只不过坚持得时间长短不同。
这两天开始怀疑自己这么坚持记录,却是完全不进行任何准备和查错修改,有没有意义,如此下去对于写作有什么提升,这样写多了会不会有所收获,这也就又陷入了自我否定自我怀疑的怪圈,这种不坚定也是性格上的缺陷,面对很多看不到希望的现状,第一时间总会想要放弃,调转方向之后没过多久又想要放弃,这山望着那山高。没有什么是一步就看到曙光,别人看似简单的操作也有背后的挣扎,对于写作,先不论什么方式,每天坚持下来,对自己而言就是有愉悦感的,本身不也正是为了取悦自己才进行的写作,其他附加的,还要看很多东西。
至于那些其他的想法,比如小小说、小片段、小故事、小对话等等,在时间和精力允许,且慢慢适应之后,总会一点点的完善起来,就像昨天开始变化的图片一样,如今最重要的仍是每天的一份坚持,这也是对自己的一份交代,否则都对不起这份热爱,不然空谈喜欢,一点行动都没有,即便是方向错了,毕竟还是没有停下脚步,向前走着就总有收获,原地踏步当然只有自我懊恼,每一份无可奈何不都是没有行动。错,是不怕犯的,不断犯错才能不断总结。
至于性格上的缺陷,很难改变,人人都有,但是自信若足够强,在其他人眼中有些缺陷是可以忽略的,甚至在别人看起来是没有缺陷的。当然,每个人选择舒服的相处对象都是不同的,性格缺陷也是因人而异,这里是缺陷,在那里就可能是优点。
我不过是例行惯例,在审视自己的内心。
文/好好的2020/3/1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