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业中的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思想表现
其实这两种思想在任何一个组织内部都可见,也都有存在的必要性。我们企业主要表现为:集体主义者经常以集体为单位开展活动,统一动作多,有时候的要求也会侵犯到个人利益。比如规定中层管理人员要对基层员工八小时以外的生活进行掌握,这引起了员工不同程度的反感,有抱怨、怠工和离职的情况。而且集体主义作为企业主导思想,对于性格不太合群的、内向害羞的、不喜欢圈子文化的、标新立异特立独行的、生性懒散但创意极佳的这些个体,在群里中保持自我才能保持身心健康,发挥正常工作能力。如果强行让这类个体融入集体,或者用集体主义的规范刚性约束,不但会挫伤工作积极性,还会打破他们内心的安全自我防线,导致整个人都不好了。
所以我个人觉得,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都有存在的必要,健康发展的组织,应该是包罗万象、充满生机又有健康内生环境的。单单追求其中一种,都会影响企业的生存发展。所以如果试图从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相互关系上寻找企业管理途径,可能如何将二者完美地结合起来,才是一个正确思路。
二、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各自优劣比较:
集体主义建立在全局性思维的基础上,以共同精神追求和利益诉求为基础架构。其优点是有助于统一思想,规范行动,发挥成员整体效能,减少内耗和负面舆论,最小化沟通成本和管理成本,最大化产出;缺点是容易被表面看来整齐划一的整体动作和规整有序的虚假繁荣所误导,忽视和淹没来自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不同主体的真实呼声,风险问题的沟通反馈渠道可能受到集体力量的阻挠,因此无法得出真实客观的自我评价,为组织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个人主义建立在尊重不同个体思想言论自由的基础上,以个人价值诉求为根本导向。其优点是推崇思想自由,有助于最大化发挥个人创意和工作能力,在组织内部形成和而不同、集思广益的文化生态,帮助组织获取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和创造力;缺点是容易各执己见,在重要问题的分析处置方面提议会被各种杂乱的声音所分散,导致一些重要决策不能够得出正确结论。看似很民主,谁都有发言权,其实到最后谁说了都不算。
三、在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之间寻求第三条出路
在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中,我比较推崇道家的无为之治与儒家的大同社会。《道德经》有云:“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最高明的管理者,应该追求玄德之境。让组织成员以最自然的方式工作,虽然看不到管理之手,却处处可见管理的成果。
《礼运·大同》“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举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大同”和“小康”,是相对的两种社会形态,在对立之中相得益彰。我们在企管理中,可以借鉴这种对立中的统一模式,同时引入二者,在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间寻求一个共同目标,作为不左不右、不东不西的第三条中道,来实现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双赢。
网友评论